更新时间:2024-06-01 21:42:26作者:佚名
助力高考-即刻秒杀二级结论——《高中物理手册》第三版上市啦!
点击以下链接下载:
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高中物理必修课第1册第3章第2节摩擦力第1课教案
2.3.2摩擦—【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
3.新民教育版必修第一册3.2摩擦优秀教案
4. 新必修课《摩擦》第一课教案
5.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课13.2摩擦教案
内容分析:《摩擦力》出自高中物理必修课1,是高中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也是高考的热门话题。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已经建立了摩擦力的概念和简单的应用基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滑动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另外英语作文,传统实验方法无法突破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以往的教学设计都是通过摩擦力的理论分析直接给出,学生理解不深入,效果不佳。本次教学设计充分利用DIS与传统实验相结合,解决了这一难点。
教学目标:
1.物理概念
(1)了解摩擦的概念和摩擦产生的条件;
(2)了解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3)理解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2. 科学思维
(1)控制变量方法在研究问题中的应用;
(2)利用传统仪器设计实验;
(3)设计和理解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的概念
(4)能借助示意图、表格和数学公式表达摩擦和摩擦定律。
3.实验研究
(1)通过传统的实验方法研究摩擦规律的过程;
(2)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及动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
(3)研究DIS系统最大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相关因素;
4. 科学态度和责任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感受和实验探究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2)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摩擦实例,应用摩擦定律解决简单问题,体现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3)应用摩擦定律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和实际案例
关键点:
1.滑动摩擦的计算及其简单应用;
2、静摩擦力的概念和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流程设计:
步骤 1:观看视频,建立摩擦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
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析视频中小车刹车过程中车轮所受的力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让班上的女同学推桌子,发现推不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桌子所受的力;播放皮带斜向上运送货物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货物所受的力。
通过分析引导,给出了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概念,并将摩擦分为滑动摩擦、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三类,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滑动摩擦和静摩擦,关于滚动摩擦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交流。
2、总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1)物体间接触压缩;(2)物体间有相对运动;(3)接触面粗糙。
通过对生活中滑动摩擦事例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与产生主动摩擦有关的因素,总结其产生的条件,分析如何进行研究,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方法。
第二部分研究与滑动摩擦大小有关的因素,教师利用DIS系统,学生利用常规实验设备,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到f=uN。
1. 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
根据第一节的讨论,提出一个研究课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定量关系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定量研究?根据学生的猜测,可能是比例关系。本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研究。
2.精心设计验证计划。
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带滑轮的长木板、弹簧秤、滑块、一套挂钩、砂纸、滑石粉、毛巾、天平等。
师生共同分析发现,通过力的平衡可以得到主动摩擦力的大小,而物体所受的压力可以用天平来测量。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用现有设备设计实验计划。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