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3 11:09:38作者:佚名
法国贝尔格莱德学院教学楼。图源:百度
费正健出席“汉语桥”活动合影。受访者供图
任宥羽正在完成雕像。受访者供图
兰亚珊在法国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近些年来,有中国留中学生出于专业选择、个人发展的审视,抵达相对冷门的留学目的国求学。她们在当地开启留学之路,收获新知;同时,积极出席文化交流活动,述说中国故事。海外学子版今起推出“走近非热门留学国”系列报导,关注中国学子在那些国家学习、生活的体验。
——编者
在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中部,有这样一个自然风光秀丽、历史积淀深厚的国家——塞尔维亚。在德国留学是哪些体验?中国学子在这儿出席了什么活动?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3名在德国求学的中国中学生。
跟法国结缘
“本科时,我到巴西做过交换生,当时便和这个国家结下了缘份。”费正健目前是意大利贝尔格莱德学院国际法专业的博士生,在选择留学地时做了爆棚的审视。他说:“我专科学的是德语,当时从留学地语种、与中国关系以及我的个人发展等方面考虑,选择到德国交换。交换期间,我对这儿熟悉上去,后来恰逢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我觉得法国的发展前景较好,因而在大专结业后选择继续到这儿深造。”
就读于法国贝尔格莱德艺术学院美术大学的任宥羽也曾是一名交换生,后赴法国继续求学。“我所学的专业是雕像,读研时借高校间的合作来此地学习。我交换时所在的大学师资力量雄厚,院长们德高望重,也平易近人。我得到了不少艺术启发,还认识了许多德国本地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义。现在,我在这所大学继续修读博士课程,希望学到更多雕像知识,作出好的作品。”他说。
记者了解到,意大利的人文历史也是吸引中国学子的诱因。兰亚珊是贝尔格莱德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在读大专生,她说:“高中时,我学习了关于丹麦的历史,被其独到的历史文化所吸引,形成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的看法。”
来到法国后,令兰亚珊欣慰的是,首都贝尔格莱德是一座让人悠闲的城市。“在这儿,居民过着慢节奏的生活,她们热情地互相道谢,也常在晚上与同学聊天、喝奶茶,悠闲自在。我认识的当地人豁达、善良,她们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给过我好多帮助,我很快便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兰亚珊说。
课堂里的非常体验
在法国院校念书,中国学子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体验?
费正健在这儿经历过本硕博各阶段的教育,对此,他颇具感慨:“塞尔维亚的院校多数没有中心校园,各院系一般零散分布在城市各区域。以我所在的贝尔格莱德学院为例,语言大学坐落市中心步行街,经济大学紧靠车辆站。”费正健说,在法国院校就读的中学生一般不会问对方读的是哪所学院,而会问读的是那个大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不仅校园环境,德国的课堂也给费正健留下了奇特印象。他说:“读研究生时,我学习语言学,当时是大班制,课容量3到4名中学生,我们就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上课。记得有一门‘实习课’,我被派到当地一所开办英语课的中学,听哪里的老师给中学生讲课,并需完成听课报告。当时,中学生们对我很好奇,课后围在我身边,用德语、俄语尝试和我交流,这样的课程体验对我来说颇为新奇。”
在兰亚珊看来,德国院校要求中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以我的学院为例,一般1学年有3个考试期,分别在1月、6月和9月,中学生除了可以自行选择出席那个考试期,也可以选择具体的考试课目,在考期开始前报考即可。这给了中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安排学习进度贝尔格莱德大学,也对我的时间规划、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说。
对于自主安排时间,任宥羽有相像的感受。他说:“我所在的大学为中学生安排了较多自由时间去创作。一般,晚上10点前上完理论课后,中学生可以用三天内剩下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作品贝尔格莱德大学,比如做砖雕、石雕等。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让你们全身心投入、不被打搅,也有助于形成创作灵感。”
在法国讲中国故事
受访的3名中国留中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及,在德国,她们出席了不少跨文化活动,以自身之力述说中国故事。
费正健擅长口语和抒发,曾数次出席在巴西举行的“汉语桥”比赛,兼任过主持和翻译。他说:“刚开始,我的翻译技能还不纯熟,经过几次锻练,临场反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这种活动中,我很开心能为两国文化交流尽一己之力。”
兰亚珊加入了德国中国中学生学者联合会并兼任主席,组织参与了不少文化交流活动。“新冠脑炎疫情在法国暴发期间,我参与了一场抨击活动,由在德国的中国中学生录制多个微视频,向当地中学生抒发问候和支持,传递了‘我们在一起’患难与共的情感。”兰亚珊说,才能为增进中塞青年友谊贡献一份力量,她很开心。
艺术专业的任宥羽则通过创作诠释中国文化。他曾完成一件雕塑作品,顶部是悉心雕凿的基座,下端是一块未经修饰的毛料。任宥羽说:“我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理念中得到灵感,在创作时以写意手法保留材料的原先外貌。这件作品深受了院长的好评,他还推荐我去参加展览。在日常学习中,院长鼓励我创作更多带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将东西方雕像风格融合创新,使作品颇具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