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杨东平:“不能输在起跑线”是如何毁掉孩子的!

杨东平:“不能输在起跑线”是如何毁掉孩子的

更新时间:2023-01-09 08:02:37作者:佚名

今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在成为最义正词严、最蛊惑人心的口号,制造着全社会和家长的集体恐慌。所有那些无情地威胁、压迫自己孩子的家长,都挥舞着这一长鞭。而起跑线还在不断往前移,已经从“小升初”移到幼儿园升小学了。

那么,孩子究竟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答案其实非常明确:没有一个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只有对刘翔才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只有对短跑是重要的。而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开始的时候早几步晚几步,早几圈晚几圈根本没有多大关系。在马拉松比赛中,前期的领跑者往往不是最终的胜利者。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孩子到三四岁家长就开始琢磨了:上哪个幼儿园、哪个小学,看别的小朋友都在学什么,赶紧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唯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出现了一大批“疯狂妈妈”,整天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唯恐耽误了孩子。许多儿童过早透支了体力、精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少孩子累倒、病倒在起跑线上。有些“牛孩”似乎一时辉煌,但能否到达终点,还要画一个问号。上一所名校,小学、初中取得一个名次,并不是什么重要的成就,关键是看能否笑到最后,否则的话,他所谓的成功,不过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家长们面前有一些闪闪发光的成功典型——哈佛女孩、牛津男孩、郎朗,还有虎妈、狼爸之类,闹得每一个母亲心里痒痒的:为什么我不能培养一个郎朗?

可是,许多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第一,为数极少的真正的天才是不可复制的。你让郎朗的爸爸再带一个试试,估计打死也成不了钢琴家!第二,没有一个儿童的成长经历是可以复制的。你让刘亦婷的母亲再带一个孩子看看,看还能不能上哈佛大学?

人的个体差异,是教育学的基本前提。过去一家有几个孩子,家长非常清楚,都是自己亲生的,同样的生长环境,每个却都不一样,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长呢。老大憨厚,老二聪明,老三捣蛋,老四娇气,有的上学,有的当兵,有的做生意,各得其所。过去农村的老话,“一笼鸡有一个会叫就行了”,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上大学的。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再加上神童、虎妈的忽悠,许多家长丧失了判断力,以为只要自己尽力就可以创造奇迹,把孩子当作神童来培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职业、家庭生活,这其实是很可悲的。即便对于那些金光闪闪、少年得志的“天才儿童”,也不妨说点“泄气话”,不妨了解他们的其他一些情况。

〇警惕“亚裔儿童”的教育奇迹

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出了一本《虎妈战歌》,高调宣传她教子的成功故事。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进入哈佛、耶鲁,亚裔儿童的教育奇迹一直是为人称道和关注的。

但是,凡事都有另外一面。国外有学者长期跟踪这一现象,《中国教育报》有一篇长文,介绍了她的研究。研究显示,亚裔儿童尽管取得高水平的学业成绩,但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却表现糟糕,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过度关注会造成年轻人抑郁和焦虑。据研究,15-24岁的亚裔美国妇女是所有种族中自杀率最高的。1996年至2006年10年间,美国康奈尔大学共有21名学生自杀,其中亚裔学生13人,比例高达61.9%。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亚裔比例比较高的大学,其本科生的自杀人数是同期美国校园平均自杀人数的3倍。大量安静而努力工作着的亚裔青年人,承受着严重的抑郁和自杀念头的折磨,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没有能力处理好生活的压力、现实问题和人际关系。

为什么亚裔孩子这个问题特别突出?研究者说: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过程去寻找自己,去发现自己的渴望和动机,并把这些内化为人格力量,形成“自我效能感”。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必需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面临许多成人的问题,如友谊、恋爱、志趣、独立,能否成功地处理这些问题,有赖于从儿时形成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在交往、玩耍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理解和处理人际差异,等等。而“虎妈”们则在这个地方“抄了近道”。从小被过度操控、严厉管制的儿童,往往缺乏自信、自尊感和社交技巧,依赖成性或者自我压抑,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崩溃。因此,作者写道:“对每一个中国式家教创造的奇迹,我们都要耐心地等待后续章节的展开,看这种成功能够持续多久。”(参看2011年3月3日《中国教育报》蒋佩文的《亚裔学生学业成功背后的代价》)

除了“虎妈”,还有“虎妻”。不久前,新泽西的一对华人夫妻之间发生了“铊杀案”。39岁的王晓晔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纽约从事IT业,身体不适入院后医生束手无策,后来发现他的症状和当年清华的“朱令铊中毒”症状非常相似,最后果然确诊为铊中毒,但为时已晚。他的妻子李天乐是北京大学毕业生,在某制药公司工作的化学家,被检方正式以谋杀罪指控。夫妇都是高科技精英,房子、车子、儿子齐全,已经实现了“美国梦”,过上了人们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但最终毁于一旦。为什么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多次发生类似恶性事件?

早在1991年,北大毕业、在爱荷华大学读博士的卢刚,因为怀疑导师给他的推荐和评价有问题,枪杀了他的导师等6人。可以从这些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发现部分原因。在他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只有单打独斗,唯我独尊,把同学当竞争对手,战胜别人。在这些“精英”的词典中,是很少有合作、宽容、妥协、人道这样的词汇的,没有人教给他们。

当然,这样极端的悲剧是少数;更多的是对青春和人生的浪费。看看陈女士的故事。她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被誉为“神童”。她一直为保持这一形象而努力,最后不负众望,在美国读到生物化学的博士。然后,她把博士学位证书寄回给国内的父母,告诉他们,你们要求我做的我已经完成,现在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了。她毅然改行,从事电视主持人工作。她现在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主持人。她只是由于比较聪明,胜任学业不困难,就被视为神童,学习科学,这完全不是她自己的志向和喜好,但最后总算找回了自我。我觉得她是非常勇敢、非常幸运的。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命运,而是许多中国儿童的悲剧。有一个令人纳闷的现象,就是许多当年中国的神童、琴童、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后来都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中国从1985年参加高中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生理科学竞赛,拿了许多大奖,最近这些年就像打羽毛球、乒乓球一样,金、银、铜牌全包。问题是十几年之后,当年和中国学生同台竞技的外国学生,很多人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教授、专家。中国的这些天才学生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离开了当年拿金牌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这些领域。他们到哪里去了?当他们能够选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逃离,去学经济、金融,到华尔街去了。因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根本就不是他们真正的爱好,只不过是高考加分的“敲门砖”。音乐神童也是类似的情况,学钢琴、小提琴的,当年的这些神童应该成为“大家”了,可是很少,绝大多数默默无闻。

少年聪慧没有带来人生新的辉煌,而是过早到达了人生的顶点,没有后来了。和不少科技英才一样,对于许多琴童,学习音乐一开始就不是他的爱好,是他父母的爱好,是成名成家的愿望,是家长的虚荣心。

有多少状元可以成才?所以,我对神童、状元这些蛊惑人心的教育成就,从来就不迷信,一直不太看好。因为历史就是如此,杰出的历史人物基本不是状元,连进士也不多。据查,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式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科举的1300年间,有案可稽、有名有姓的状元共计552人(也有649人、674人之说),但真正留名青史的,区区数人而已。

有人称知名者仅两人,武状元为唐代的郭子仪,文状元为宋代的文天祥。其实晚清也有一些名状元,如一代帝师翁同龢、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孙家鼐、“状元资本家”张謇等。但绝大多数状元湮没无闻,是基本事实。

安徽省休宁县是中国的“第一状元县”,我去参观过。由宋及清,休宁共产生了19名状元,的确不少,当地正在大力开发“状元文化”。可惜的是,无一知名,也说不上对社会、历史有什么样的贡献,无非做了一个大官。他们的真正贡献,也许是为家乡留下了一批“状元及第”的徽派建筑。

当代的“状元”如何?一个调查提供了实证数据。《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调查到的高考状元共653人,占1999—2007年状元总数的98%。基本评价是“考场优秀,职场平庸”。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1)女状元约占51.45%,男状元约占48.55%,女性占比上升迅猛。

(2)北大和清华是高考状元就读的“首选”,经济管理专业是状元的“最爱”。

(3)近四成的高考状元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

(4)选择在学界工作的状元最多,约占两成;其次是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部分选择自主创业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部分从事证券金融、媒体工作。

(5)高考状元毕业后“能见度”偏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远低于“社会预期”。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在目前我国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难觅高考状元的身影。

我们的日常经验也是如此,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士,不要说状元了,连清华、北大毕业的都很少。为什么无论古代还是当代,状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优秀?当然,并不是说他们是蠢才,也不是“文革”中说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而是考试本身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选拔出的是最善于考试的人,书本知识掌握最好的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哈佛大学教育学,他们往往是那种循规蹈矩的“规范型”人才,可以当会计师、大管家、总经理,但不是具有创造性、开拓型的人才,干不出别开生面、不同凡响的事。

〇超越狭义的“成功”

所以,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对孩子的教育,亟待拨乱反正,恢复常识,澄清那些蛊惑人心的炒作。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视为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呢?不是100分哈佛大学教育学,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是性格,是兴趣和个性、意志力、健康的身体,等等,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能够让人终身受益的。

▲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里,刻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今天,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教育的真谛,就是每个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打造成统一规格的人才。当我们说每个人都能成才、做最好的自己时,它的教育学的前提就是人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最喜爱、最能发挥自己所长的事,才能够学好、做好。因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

▲情商大于智商,性格决定命运

回顾许多人的成长道路,就会发现青少年时的学习成绩其实没有那么重要。许多优秀人物大多不是考试的优胜者,中外皆然。

什么叫性格决定命运?来看看林肯的故事吧。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多次竞选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因为他没有放弃,最后走进了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历经磨难、大器晚成是主流

中国人太迷信早培、速成,提前教育,急不可耐。其实,所谓的神童、早慧儿童,不过是在少年时露出了光彩。如果没有恰当的培养,往往难成大气候。郭沫若说过,家乡历来有这样的民谣:“10岁的神童,20岁的才子,30岁的普通人,40岁的老而不死。”这样的人到40岁时就招人讨厌了。

有人比较中西在教育上的区别:中国人喜欢传颂孔融3岁让梨、司马光7岁砸缸、曹冲和曹植等神童故事;美国人则喜欢说爱因斯坦首次投考大学名落孙山、爱迪生从小被认为是不堪造就的笨学生等大器晚成的故事。前者赞誉天资;后者鼓励多数,鼓励努力。

▲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关于成功、成才,还需要明白:需要比较的是人生,而不是人生的某一阶段。5岁时的成就、8岁时的成绩、15岁的成绩,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包括少年班,别人18岁上大学,你15岁,很了不起吗?你25岁、28岁当教授,很了不起吗?

这都没有什么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你能不能在你的人生中,为社会进步、为科学发现、为艺术、为文学,乃至为宗教做出独特的贡献,为人类文明增添什么,哪怕一道印记。

笑到最后,才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否则,高中时跳楼了,大学因病退学了……总之,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能走得更远,没有到达巅峰和终点,那是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