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峡大学:多措并举 博士后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三峡大学:多措并举 博士后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更新时间:2022-12-21 11:04:28作者:佚名

近日,三峡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博士后田海林在农药草甘膦的选择性光催化降解及其对有毒中间产物AMPA的抑制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三峡大学护理学院,研究成果《通过调控吸附模式的草甘膦光催化降解抑制有毒中间体产生机理》( toxic of by modes)在线发表于化学领域TOP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 B: )。研究工作从分子水平层面阐明了草甘膦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位点变化,从本质上揭示了草甘膦的选择性光催化降解机理。

该成果是三峡大学今年以来继水利工程学科周华维、刘圣恩两位博士后获批主持国家青年基金项目,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乔豫龙、伍学谦获批湖北省博士后创新研究岗位,申报5项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项目、1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之后的又一项博士后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之一。

据悉,三峡大学2015年获批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博士后零的突破。2019年三峡大学护理学院,学校又获批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流动站。2020年,学校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通过综合评估,获良好等级。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规范学校博士后管理,三峡大学成立了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陆续出台了《三峡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三峡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三峡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创新博士后培养方式,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学校将博士后纳入高层次人才进行统一管理,为其提供科研启动费,资助其开展创新性研究,充分发挥博士后合作导师的主体作用,定期组织研讨交流,指导其申请研究项目,为其职称晋升开辟绿色通道。同时,还积极联络子女入学、租房落户以及缴纳保险等问题,为其提供贴心服务。

据介绍,目前,三峡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招收博士后20余人,6名博士后出站考核获优秀等级并留校任教。博士后已成为学校教师队伍补充的重要来源,其作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蓄水池”的功能初见成效。(通讯员:三峡大学陈海冰 黄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