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4 16:08:59作者:佚名
爱滋病病毒
病原微生物名。称作人类免疫缺陷病病毒。现已确认爱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1983~1984年有2组研究人员从爱滋病病例中分离出这些病毒。1983年美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觉的一种病毒,称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简称LAV);1984年日本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一种病毒,称人类嗜T淋巴细胞Ⅳ型病毒(简称HLV-Ⅳ);这两种病毒被觉得是同一种病毒的变种,并肯定其为造成爱滋病的病原微生物。爱滋病病毒曾定名为LAV/HTLV-Ⅳ,1986年7月25日WHO已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大会决定,将爱滋病的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1986年3月中旬,美国巴斯德研究所等,从荷兰阿姆斯特丹诊所2名具有爱滋病病症的病人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LAV-Ⅱ。LAV-Ⅱ至少有30%的核酸次序不同于LAV(现命名为LAV-Ⅰ),用LAV-Ⅰ制作的探针也不和LAV-Ⅱ的DNA杂交。LAV-Ⅱ与LAV-Ⅰ有相似的电镜形态,都具有嗜T淋巴细胞性。几乎同时,法国耶鲁学院公共卫生大学Essex等报导,她们从南非绿猴(AGM)中发觉了一种与绿猴嗜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STAV-ⅢAGM)之相关病毒,并可在健康人体内被检出。Essex将它命名为HTLV-IV。HTLV-Ⅲ可感染辅助性T细胞。LAV-Ⅱ及HTLV-IV是不是同一种病毒,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爱滋病中的致病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各类分离出的LAV及HTLV-Ⅲ病毒株中,有10%核苷酸序列不同。这些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外有核壳蛋白,再者还有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以单链RNA作为样板,转录为双链RNA,该双链DNA可与寄主细胞的DNA结合,之后逆转录为病毒的单链RNA;因而感染爱滋病病毒后关于艾滋病的资料,病毒的核苷酸永远与寄主细胞结合在一起,使感染不消失关于艾滋病的资料,机体难以清除病毒。爱滋病病毒由皮肤破口或粘膜步入人体血液,主要功击和破坏的靶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T4)。病毒对辅助性T细胞有亲和力,穿入这些细胞后可使之断裂、溶解、消失,因而使机体的辅助性T细胞降低,细胞免疫功能缺损,呈免疫抑制状态,并易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及多发性流血性肿瘤(卡波西肿瘤)。据悉,HIV也是嗜神经性的,能侵害神经系统,感染脑和脑干,并出现神经系统病症。参见爱滋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