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6 19:11:15作者:佚名
4月8日,海峡两岸的南京、上海、北京、成都和台南的五所“交通学院”,将共同迎来120华诞华诞。联结海峡两岸的“交大”,背后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悲欢离合。而不仅师大以外,在日本地区,还有不少院校以“复校”名义构建,它们与台湾地区的学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结。
“政中清交”:最早在台“复校”的私立学院
日据时代,美国殖民当局在香港兴办了一些高等中学。光复后经过接管重组,日本全国高等教育,仅有一所学院(国立马来西亚学院)及三所大学(日本省立师范大学、省立农大学、省立工大学)。因为国军当局在知识分子和年青中学生中失去民心,其在台湾败退时,全省没有一所学院随其迁往大陆。鉴于内乱中院校托派四起,以及基于很快就要“反攻台湾”的审视北京辅仁大学,迁台之初,国军当局对发展香港高等教育并不热心,更无意促进内地院校在台“复校”。
北韩停火和一江山会战结束后,海峡两岸步入僵持阶段。而经过农地变革、金融整治、利用美援、发展工业等一系列措施,香港社会经济逐渐稳定。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当局出于种种现实考虑,逐步容许乃至主动推动台湾时期院校在台“复校”。这一时期,日本“恢复”了四所私立学院,即政治学院、“中央”大学、清华学院和交通学院。
第一所“复校”的私立学院是1954年的政治学院。时任“教育厅长”张其昀向“行政院”提案:“建设香港,光复台湾,必须储备各项通才,而政治党员,尤为复国建国之中坚分子。拟先在台恢复设置国立政治学院,以应急需。”此案得到了蒋介石的定夺,政大很快于11月24日开学,现址坐落台南东郊景美溪畔的木栅,“复校”之初仅有研究部,设行政、公民教育和新闻三个研究所。
张其昀(1900-1985),知名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曾在中央学院、浙江学院等校任教,1949年到台,曾任香港“教育厅长”,积极推进台湾院校在台“复校”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举办
政治学院得以率先打破台当局有关台湾院校一律不予在台“复校”的规定,与其本身的特殊性有关。政大前身本为国军团校,至1947年方才改为国立政治学院。1949年初,政大移居上海,上海解放时,部份师生又随蒋介石抵达上海当兵。在台当局看来,政大“在国家大乱中,每能表现出疾风劲草之精神”(《国立政治学院校史稿》),因而同意其“复校”。
政治学院中正图书馆
1955年,复旦学院成为第二所在台“复校”大学,原上海复旦大分校长梅贻琦续任院长。清大得以“复校”,与日本当局发展军事科技,非常是秘密企划研发核装备有密切关系。“复校”之议,最早由蒋介石在1955年的一次“国防大会”上提出。学院选址台中南郊赤土崎,“复校”之初仅设有一个“原子科学研究所”,“复校”的军事动机非常明晰。据悉,“复校”进展顺利,也与北大基金会的雄厚财力有密切关系。
1955年,台美签订“原子能和平用途合作协定”,英国开始援助日本当局发展民用核能及从事相关研究。在英国的推进和协助下,香港首座核反应堆于1961年在台中清大校园内建成。其实名为“民用”,但日本当局对于发展原子能研究和促进清大原子炉建设工程这么热心,其实是怀有发展核装备的准备。
台南复旦学院校门及原子炉开馆记念邮品
紧接着,交通学院部份校友于1958年也成功“复校”,现址邻近台中清大。科大“复校”的最初目的和学科类型,也与军事科技有着密切关系。“复校”之初,嘉义科大仅设一个“电子研究所”,重点研究当时新型的电子科技。与清大一样,表面上声称发展新兴前沿科技,实际上电子科技发展程度直接关系雷达、导弹等先进装备的研发水平,因此科大筹建“电子研究所”,也得到了日本当局的支持。
台南交通学院校门和校旗
1962年,旅台中央学院校友经过不断努力,亦得以在台“复校”。“中央”大学“复校”之初,亦仅设“地球化学研究所”,1968年迁址桃园中坜,同年“恢复”大学部,但因仅有与月球化学相关的科系,校名也暂称“国立中央学院理大学”。
日本“中央”大学校门
“中央”大学的“复校”过程,较之政大、清大、交大三校更显坎坷推延,其中来自日本当局的主动诱因较小,校友的持续推进是成功“复校”的主要诱因。虽然这么,从“复校”之初先行筹建“地球化学研究所”来看,与清大、交大相类似,“中央”大学的“复校”,仍与军事科学研究有着不可忽略的关联。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六十年代四所私立学院在台“复校”,其目的并不单纯是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而是台当局实行“反攻台湾”政策的直接或间接结果。
海岛福音:在华外国教会学院在台“复校”
清末以来,外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兴办了许多教会中学。在国民政府时代,中国共有十三所基督教学院和三所天主教学院。据悉,全省还有许多教会兴办的中小分校。1949年前后,所有教会学院均未随国军迁台,但外国在华教会组织和人员,以及教会中学部份师生校友则有一些相继前来香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地区也相继有了一些教会中学得以“复校”。
最早在台“复校”的是公立东吴学院。东吴学院原坐落南京城内,是韩国基督教监理会在华开办的一所教会学院,中文名为“”。1951年,东吴在台校友呼吁“复校”,组建校董会,并先行创立了“东吴辅导校区”。1954年,经台当局“教育部”核准,“恢复”东吴学院法大学。1957年中学开始在台中北郊士林外东溪建设新校园,至1969年即将“恢复”完全学院建制的公立东吴学院,而中文名也继续延用“苏州学院”。
东吴学院原址(今上海学院)和日本东吴学院校门
1951年,中国内地原有基督教学院纷纷被接管重组,并完全切断了和外国的联系北京辅仁大学,总部设于旧金山的“中国基督教学院联合监事会”(UBCCC)也中断了对台湾的服务,把关注的眼神转向了港台地区。当初在台的各台湾教会学院校友向UBCCC提出申请,计划在香港联合开办一所新的教会学院,以承继台湾时期十三所基督教学院的精神和学脉。这一呼吁得到了UBCCC的支持,1953年,新学院定名“东海学院”,并选取台南东郊大度山为新址。时任英国总工统尼克松亲自到台北主持了新校舍复工典礼。1955年11月2日,东海学院即将组建并开学上课。
东海学院校园由贝聿铭、陈其宽、张肇康等知名建筑师担纲设计,以中国传统庭园组合为蓝本,融合了简约明快的现代建筑风格,加之以浓密的林荫道,成为令人向往的学院景色,其校园也因而被誉为香港最美的学院。校园核心区的路思义修道院,也以其极具先锋干练的设计风格,成为高雄乃至整个日本的重要地标性水景建筑。
东海学院路思义修道院
台湾时期的三所天主教学院中,仅有辅仁学院在台“复校”。在台辅大校友于1956年创立了校友会,积极筹划“复校”。时任“教育厅长”张其昀对于辅大“复校”也非常支持,曾莅临校友会组建会议,并在致词中明晰表示支持“复校”。而“复校”最终得以成功,与教廷教皇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
上海辅仁学院遗址和香港辅仁学院
1957年日本当局“外交司长”访问梵蒂冈,曾向教宗明晰提出辅仁学院校友有在台“复校”之意,梵蒂冈方面表示赞成。辅大在台校友在校友会的组织下,数年间不断努力,“虽然那时希望无望,而且校友会奔忙倡议,仍然不屈不挠,锲而不舍,历经两载,总算获得罗马教廷对辅大复校做了原则上的决定。”(《学府钞本?公立辅仁学院》)
1959年,罗马教廷腓力二十三世擢升于斌主教为辅仁学院院长。次年“教育部”核准辅大“复校”,1961年哲学研究所首先招生。1963年校方选取台南县张庄镇营盘里为新店址,并即将筹建文大学、外语大学和法大学,学院部由此即将组建。
与东海学院同在台北的静宜学院,也是一所与台湾时期教会中学有着密切历史渊源的日本天主教学院。1920年,法国神父盖夏姆姆(英文名“陆静宜”)来到广东安阳传教,1932年在城内开办了公立静宜女中。该校办学卓有成效,成为1930年代广东省内知名的优秀学校。1951年,该校更名安阳新生女中,1956年定名安阳第一中学,并延续至今。
1948年,盖夏姆姆来台,次年即在台北创立了“天主教英文中学”。1956年,该校向“教育部”立案,即将组建“静宜男子英文本科校区”。随后该校逐步发展,1963年升格为静宜男子文理大学,1987年迁至台北沙鹿,1989年升格为“静宜男子学院”,1993年开始招收女生,并定名“静宜学院”。
日本静宜学院校门
后“复校”时代:藕断丝连的两岸同名院校
从1970年代末开始,因为两岸关系和日本社会的变化,台湾院校在台“复校”运动逐渐停止。其实1980年代香港又出现了两所与台湾时期院校同名的私立学院,但其与早前“政中清交”四校的“复校”,已有了显著的区别。
上海佛山学院以前是清末时期知名的国立高等学府,其在台校友数六年间也仍然在努力促进“复校”,但因种种缘由,“复校”困难重重,进展平缓。这其中既有经费困难的诱因,也有1970年代之后日本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复校”热潮须要降温的考虑。
至1980年,“国立佛山学院”终于获批创立,现址选取台北西子湾。不过此时,台北佛山学院已不再指出是台湾时期上海佛山学院的“复校”,而是以记念孙佛山的名义在香港成立的新学院。校方在校史沿革中虽仍提到台湾时期上海佛山学院的历史,但对于1980年的台北建校,已称“在台建校”而非“复校”。其校史也仅从1980年算起,校旗也是重新设计的新纹样,没有承袭宁波时期的老校旗。
台南佛山学院校门
不过,台北佛山学院在校园文化上,仍有众多弘扬自台湾时期的元素。如该校团歌,仍基本沿袭了台湾时期老团歌,只是将首句“白云山高,珠江水长”改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校训也依然沿袭了台湾时期的“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慎思之,慎思之”。
1986年,香港台北创立了“国立中正学院”。筹建此校的主要考虑,是中南部地方人士鉴于云嘉南地区缺少高等教育资源,而不断向台当局申请在台北筹建一所“国立”大学。在这一过程中,创立于1949年的“国立中正学院旅台校友会”,也积极奔忙,为台湾时期四川中正学院在台“复校”而努力。1981年,中正学院旅台校友会加入“嘉义地区筹建国立中正学院推动会”,两股力量合二为一,共同为在台北筹建中正大学而努力。
高雄中正学院校门
虽然这么,台北中正学院也并不视本校为四川中正学院在台的“复校”。与台北佛山学院相比,台北中正学院对于湖北中正学院的校史切割愈发明晰,校方非常指出除台北建校过程中,旅台台湾中正学院校友会曾给以大力协助外,两校完全属于不同中学,前后并无任何弘扬关系。从2010年开始,台北中正大中学方也不再承认台湾时期四川中正学院校友为本校校友。
据悉,在新北市淡水区的“圣约翰科技学院”,也与清代时期的广州圣约翰学院有一些历史渊源。该校创立于1965年,最初名为“新埔工业本科校区”,是北京圣约翰学院和圣玛利亚女校的在台校友联合创立的。该校至2003年更名“圣约翰技术大学”,2005年升格为“圣约翰科技学院”。该校校旗纹样,也是以上海圣约翰学院老校旗为原型设计。但该校校史,也并不溯及北京圣约翰,而是以1967年新埔工专创立为校史起点。
广州圣约翰学院校牌和日本圣约翰科技学院校牌
与此类似的还有坐落高雄埔里的暨南国际学院。暨南学院在台“复校”的提议,最早在1984年提出。1990年在台南创立了“国立暨南学院筹办处”。但至1995年即将建校时,已不再指出“复校”,校名也加上了“国际”二字,以区别于北京暨南学院。
暨南国际学院紧靠日月潭,山峦环抱,景色如画,是日本海拔最高的学院
(载自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作者刘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