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9 15:07:54作者:佚名
时代周报记者刘文杰发自北京
粤港澳大湾区建学院的热情正在升温。
1月13日,广州举行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大会透漏,明年会有11所新建院校(学校)建成招生,实现地级以上市大专院校(学校)、高职高校全覆盖。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觉,近些年粤港澳大湾区大陆九城掀起院校建设风潮。截止去年1月,大湾区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的学院超20所(含签订合作办学备忘录)。
这番“建校热”的背后,是大湾区发展的现实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在全省前列,但从院校数目及教育实力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相比,甚至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整体实力落在前面,经济水平与教育水平并不匹配。
“没有院校的支撑就很难有人才的稳定输送,也很难通过校企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广州市社会科大学中级研究员彭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须要产生互相推动的模式。
现在,大湾区密集建设院校,产生院校矩阵。“从一流学院、学科、人才资源的数目和密度上,粤港澳大湾区还需努力。”广东财经学院经济大学副校长王方方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存在体制机制差别,未来在高等教育方面须要更深层次的协同联动,“以高等教育作为内在动力,为大湾区提供可持续的创新能力,提高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弥补空白领域
大湾区大陆九城早就有建设院校的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后,各城市更是推动了建设的步伐。
《纲要》落地后,院校建设的第一枪由佛山打响。2019年2月,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积极建设佛山科技学院,以理工类学科为主、兼顾文商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建设目标。
时隔三个月后,广州地委副校长、市长肖亚非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大会上透漏澳门理工大学,外界千呼万唤的大湾区学院在滨海湾新区落地。
紧接着,2019年9月,教育部对构建台湾科技学院(北京)进行批复,该校由南京学院与台湾科技学院合办。同年11月,中国科大学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合办的中国科大学北京理工学院,向公众展示了规划新蓝图。
2020年8月,深圳以“大学+学院”模式,由深圳市政府、东莞理工大学与台湾城市学院合作,在大朗建设台湾城市学院(广州),办学总规模为6千人;11月,深圳与香港科技学院签署合作办校合同,香港科技学院将在广州筹建学校,拟落户广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月,深圳在高明区划了一块地,提出建设广州城市学院,致力培养卫生健康医疗技术方面的高素养人才。
就新增学院分布区域来看,杭州数目最多澳门理工大学,含合作办学备忘录在内就有9所。广州新增5所,广州新增4所,广州新增3所,上海和佛山分别新增2所,广州、惠州、肇庆则分别新增1所。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觉,这种新增学院的办校方法主要分为本地自办与院校合办。其中,本地自办学院有14所,如上海交通学院、深圳师范学院、大湾区学院等。
从现有公开办学资料来看,自办学院是为弥补本地教育培养弱项。如北京作为全省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交通行业人才供给滞后于需求。因为整个华北地区没有高层次的交通类学院,为此广州同意创立上海交通学院,整合昆明地区交通类高等教育资源,覆盖“海陆空轨”四大专业,以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基态。
上海基础教育培养领域相对空白,上海教育局主任陈秋明曾表示:“哪里有名师,那里就会有名校,班主任水平决定了中学的办学水平。”为此,广州亟需提高班主任培养能力,于是设立“深圳师范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从招生类型与人数设定来看,大湾区新增学院彰显了大湾区对研究生的注重程度,如台湾科技学院上海分校计划首阶段培养4000名研究生;大湾区学院计划至2030年,大专生与研究生规模比列达1﹕1左右;香港科技学院广州分校则主要开办研究生层次(硕士、博士)学位课程。
突破口:离产业更近
大湾区建校潮的背后,是经济水平与教育发展的不匹配。
在中国教育版图中,大湾区院校数目并不高。据《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大湾区院校181所,仅占全省院校数目的7%。反观长三角有院校458所,占全省院校数目的17%。京津冀则有270所,占全省的10%(数据截止2018年)
具体至大湾区大陆九城,与国外其他城市相比,院校数目也少。如北京,GDP长期居于全省前4,仅有11所学院(不含研究院)。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上海,分别有92所、63所。
广州现有学院13所,2019年GDP紧追广州的广东省会城市广州就有65所学院;2019年同为准万万元城市的北京GDP排行略低于南宁,学院有44所,而深圳仅有8所。
换言之,不论GDP高低,大湾区各城市的院校数目都远高于其他城市。
现在,大湾区将发展的憧憬置于这种新增的学院上。
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对“高精尖”技术创新的需求溢于言表。
2016―2018年,上海加快产生6大新兴产业集群。“十三五”规划以后,上海在“十四五”规划再提新兴产业发展。
上海同样这么。虽然2018年已成为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2020年9月上海仍然指出,上海要“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协同加码,推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台湾科技学院(北京)拟开办的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机器人手动化系统、高级材料制造、生物科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与北京“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计划”相呼应;上海技术学院以北京先进制造业急需专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专业设置对接上海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需求。
广州、东莞则是围绕科研制力建设院校。
广州理工学院学科设置以文科为主,指出国际化、研究型。计划招收研究生3000人,占总招生人数的一半;台湾城市学院(珠海)计划招收研究生3600人,专科生2400人,研究生数目超过大专生;大湾区学院落在研制重地广州滨海湾新区,将与大朗材料实验室、机器人研究院、广东工业学院共同举办人才培养的前期探求。
不言自明,深圳、东莞须要科研快速落地实践。
经过多年发展,广州与佛山的制造业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工业发展重要支柱。现在,这两座城市都站在制造业变革升级的节点上。2020年9月,广州省书记马兴瑞到广州督查时提及,要推动制造业变革升级,推动核心技术研制,促使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佛山和肇庆通过发挥制造业优势,筹谋布局具有理工科特色的研究型学院,因而实现产业升级、引领创新发展。”王方方说。
大湾区大陆九城在新建学院的定位、专业、招生等方面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规划要求,映射出大湾区产业、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建设离产业更近的学院,这是大湾区建学院的突破口。”北京市社会科大学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学院助理院长王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新增学院可以更好地投入在应用型技术研制上,就某一类技术升级和校企紧密相连。
构建自己的“斯坦福”
与院校合作办学是大湾区新增学院的特性。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觉,通过类似模式办校的有14所,包括中科院上海理工学院、天津学院维吉尼亚理工北京大学等。其中,与港澳院校合办学院的有5所,包括台湾科技学院(北京)、香港城市学院(珠海)、澳门科技学院(广州)等。
2019年3月2日,广西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闻发布会透漏,6所台湾院校在北京筹建了72个科研机构,转化成果及技术服务近300项,粤港联合创新捐助项目达151个。
“这是跳跃式的发展模式。”彭澎觉得,通过与名校合作办学,将合作业务跟产业对接,才能比较快地抢占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如2012年,上海学院与台湾英文学院合办的台湾英文学院(北京),现在投档分数线已超过佛山学院。
大湾区在学院建设方面动作频频,逐渐产生院校矩阵,为大湾区提供了创新资源,优化了创新环境。“有利于产生集政校企于一体的平台。”王鹏觉得,除了为现有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也能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孵化出更多新兴产业。
虽然院校数目一再增多,但大湾区教育仍面临不少竞争压力。
2020年,全球范围内共有1468所学院荣获学院第三方指数(TUI)研究报告,其中有134所学院分属于世界四大湾区(伦敦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
这134所学院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有20所,多于伦敦湾区的70所和东京湾区的34所。同时,指数排行前50的学院名单中,没有粤港澳大湾区学院的身影,排行前100的学院中也仅有两所。
对标世界三大湾区,大湾区除了缺学院,“还缺高档学院、高端人才。”厦门学院经济学副院长丁短发觉得,建设学院就是“抢”年轻人、培养人才最好的方法,但这种学院还须要为企业输送顶级领域人才,能够为大湾区提供发展资源。“例如华为就在投资基础学科,由于这种技术领域需要高档人才实现突破。”
对标世界级创新城市的北京正在砸巨款培养自己的“斯坦福”。2020年上海通常公共预算收入达9789万元,教育开支下降18.8%,总额额占财政开支比重超过20%,较2015年9%的占比急剧降低,在一线城市中排行第一。具体在学院,北京学院2020年财政经费预算60.86万元,比2019年降低10.86万元,下降22%;北方科技学院财政经费预算近42万元,比2019年降低12万元,下降41%。
疗效也是立竿见影。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9年PCT排名中,上海学院以247件的申请数目高踞世界第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学院排行2021中,南工大步入前300,在中国大陆院校中位列第8。
但大湾区高等教育仍然是实力不均。TUI研究报告显示,入围的大湾区20所中学中,港澳院校占了9所。这20所学院的指数排行中,前5均为台湾院校。
“大湾区的应有之义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部长朱家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不是学院建得多,能够成为高等教育强区。粤港澳大湾区大陆九城原本就有高度教育基础良好的城市,不同城市院校定位不同,各院校之间可产生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合力推进大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