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2 14:15:20作者:佚名
“天上有太阳,就像我们有人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如果太阳灭亡,我也会灭亡。” ——夏杰
“生不生奉天承运是什么意思,全凭天意!” ——商周
“上天赐福”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就算看书的时候没注意,电视剧里也听过——基本上现在只要有古剧,十有八九都会涉及到皇帝,十有八八都会涉及到皇帝。 一道圣旨必须九个下达,而只要下达圣旨,第一句话就是“天佑,皇帝圣旨说”这八个字,你想好了吗?
事实上,官方对这个词的使用源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如果出现在唐宋甚至秦汉时期,只能说是编剧和导演集体“旅行”了。 当然,这个词是朱元璋创造的,但这个概念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
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 指皇帝的位置是天命所定,也承载着天地的命运。 是对“天赐神力”的最好诠释。 例如,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玉石,被制成皇帝的私人印章。 (玉印)下面刻着八个字:“受天命,则长生不老。”
当然,我们这些来自现代的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过“皇帝”(天帝不存在,更不存在天子),否则历史上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朝代更迭。 ——毕竟,无论怎么说,神都只有一位。 你儿子不可能今天姓刘,明天姓曹,后天姓赵。
事实上,这个道德对于那些皇帝——尤其是那些推翻前朝开国君主的人来说,心里一定是清楚的。 所以,这些话只是为了愚弄下面的官员和百姓,以利于自己的统治,但其中也有一些东西。 极少数人欺骗别人到了最后,自己也相信了,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不朽的神,甚至是太阳。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已经知道他们是谁了——没错,他们就是夏桀、商纣这三个古代王朝中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其实这两兄弟并不是无能。 单从能力上来说,与整个皇朝相比,他们已经相当不错了。 另外,他们并不是没有机会将挑战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是他们的傲慢和自信赋予了他们无限的力量。 信心的缺失让他们错失了机会,最终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说说这两个。
天上有太阳,正如我心中有人民一样。 未来还会有死亡吗? 如果太阳死了,我也会死。
其实夏杰并不是他的名字。 他是法皇的儿子。
事实上,在桀即位之前,夏朝就已经开始衰落了。 例如,比夏桀早三代的孔嘉皇帝,极其好色,淫乱朝廷。 然后老天爷就忍无可忍了,居然派出了两条飞龙。 到达他的宫殿。
《史记·夏本纪》:孔嘉礼皇帝善治鬼神,淫乱。 夏朝以后,世家德衰,诸侯皆围。
那时我们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一定还没有完善,所以这条龙不但不是吉祥的象征,反而是妖孽的代表——而且是妖王级别的。
据说天将升起必有祥瑞,天将灭必有妖怪。 那个时代的人对此非常迷信,认为这都是上帝的赞美或警告。 比如,后世商王武丁祭祀祖先时,一只野鸡从鼎上空飞过,害得他彻夜难眠,以为祖先抛弃了他,更何况这时候还来了两条龙呢?时间?
当然,这两条龙并没有对夏朝做什么,也没有像神话中那样喷火、冒烟、闹事。 相反,其中一只死后,被孔甲帝化为肉身。 酱吃完了,但是这个阴影已经埋下了,其他诸侯都开始背叛夏朝了。
夏桀到了之后,并没有吸取祖辈的教训。 他继续不顾内政,不顾外交。 他“筑宫殿,饰瑶台,建琼屋,设玉门”。 他奢侈好色,甚至与妾发生性关系。 各路美女代表们畅饮狂欢一整天。
当时贤臣关龙凤出谋划策,夏桀非但不肯听,后来听腻了,索性杀了关龙凤,这样别人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夏桀的耳朵就被震住了。也很干净。 ,您可以继续安心地享受乐趣。
当时,夏朝统治下的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暴政,以各种方式抱怨。 不过,夏杰听后并没有当真。 相反,他笑着说:“我是人民的太阳,你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太阳不升起呢?” ?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那就是我灭亡的时候了。”
太阳当然不会死,所以夏桀没有后顾之忧。
日子在哀悼,我和你们都将灭亡。
在中原霸主夏朝日渐衰弱的同时,周边诸侯却在飞速发展,各自提升着自己的实力。 夏朝虽然当时已经建立了政权,但与后世高度集权的权力并不相同。 统一的封建王朝其实差别很大。 他们对其他诸侯的控制力有限,只扮演联盟领袖的角色。
其中,发展最快的部落是商部落。 尤其是这一代的领袖唐氏,非常有能力。 再加上十四代先祖的积累,他已经具备了和老大夏超掰手腕的能力了!
夏桀听说商汤的名声后,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于是派人逮捕了汤并将其囚禁起来,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商族的长老给了他丰厚的贿赂,也许是有人替唐求情。 或许唐的故作低调让夏杰放松了警惕。 没有记录我们不知道这一点,但最终,桀释放了唐,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史记·夏本纪》:他不道德,以武力伤害百姓,使百姓苦不堪言。 他召见了唐,囚禁了夏太,但夏太被释放了。
让老虎回山是多么愚蠢的举动。 或许根本原因是夏桀坚信“日日必死”? 于是,商汤归来后做了更加积极的准备,还招揽了贤臣伊尹、葛博等对手磨刀练兵,内外做好准备。 随后他立下《唐誓》,正式开始征伐夏国。
此时,夏朝之人已经不知所措,对着夏桀怒吼道:“太阳神大人,如果你要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事实上,那个时代的人们仍然相信鬼神。 是的,他们也认为夏桀代表着神灵,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无法生存了。 就算你是神,他们也只能跟你战斗!
一边是唐领导的商族,军政强盛,一边是想和老大同归于尽的夏朝子民。 这场战斗还没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史记·夏本纪》:唐修德,诸侯皆归唐,于是唐遂率兵攻夏桀。 桀走开大喊,遂被释放而死。 桀对众人说:“我很遗憾没能在下台杀掉唐,把他送来了。”
就这样,商汤轻松击败了夏桀,并将其流放明条。 桀便遗憾地说:“早知道在下台就杀了你,你今天怎么还在这儿?”
但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夏桀在流放途中去世,太阳终于落山了。
我是否还活着取决于上帝!
天道有轮回。 商汤推翻夏桀,建立第二个奴隶王朝——商。 历经六百年,终于到了辛帝这一代——或者说大家更习惯称他为纣王。
其实,六百年来,商朝也经历了几次衰落的征兆,比如一度荒唐的太甲,之前盘庚的多次迁徙,引起了人们的不安,还有武丁与德连的分离,一度令人啼笑皆非的太甲。甚至还用雉鸡来祭祀祖先。 虽然麻烦是几位中兴高手惹的祸,但他们都转祸为福,转祸为福。 不幸的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继续这样做。 一代盛,几代衰。 总的趋势仍然是缓慢的。 坠落。
纣王来到这里,也打算继续“振兴”奉天承运是什么意思,他也不是没有这个条件。 就个人能力而言,他文武双全,极为出色。
《史记·殷本纪》:周天子有辨疾疾的天赋,耳聪目明; 他体力非凡,双手能探知猛兽。 他知道足以远离劝告,他的言语足以掩盖他的错误。 以能力待人臣,以声敬天下。 一切都来自于自己。
而且据记载,纣王一开始确实是想有所成就的。 他让人耕田,祭祀祖先,亲自带兵征讨“蛮族”。 他带着伟大的胜利回来了,带回了许多奴隶。
也许这些早期的成就让纣王冲昏了头脑。 他认为商朝已经“复兴”了,他应该享受生活。 于是命人准备酒池、肉林,宠幸妲己等美女,筑鹿台。 他收集奇珍异宝,制造“包罗”等酷刑来恐吓官员和百姓。
然而,纣王高兴得太早了。 几百年前挖的大坑,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填上呢? 正当他载歌载舞的时候,西方的周族开始慢慢强大起来。 尤其是这一代的领袖周文王姬昌,更是睿智而强大——就像他的祖先商汤一样。
这时纣王忠心的弟弟崇侯虎悄悄来报信,纣王派人擒住了姬昌,囚禁在幽里。 这一幕和六百年前一模一样,但是纣王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学学他的祖先商汤,放过夏桀这样自己最大的潜在敌人呢?
而且,纣王还做了比夏桀更愚蠢的事情。 在接受了西周的贿赂后,他不但放走了姬昌,而且还答应了姬昌的要求,废除了用炮火焚烧的刑罚——这相当于给他的政敌大张旗鼓,同时之后,他也背叛了自己的死硬兄弟胡崇厚,从而失去了其他兄弟的心。
但纣王并不在意。 他和夏桀一样自信,相信自己是命运的主人。 这怎么可能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呢?
尹有三仁而无用
就这样,姬昌死里逃生后因祸得福。 这座“政治监狱”让他的名声更加高了,其他诸侯也纷纷前来投奔他。 随后他开始利用纣王赋予的征伐之权进行扩张,大举拿下仇敌崇侯胡,可谓仁慈与力量的结合。
《史记.殷本纪》:周乃赦免西伯。 息叔出面,献上洛溪之地,请求拆除炮格的惩罚。 周乃答应了他,并赐予他弓箭斧斧,让他能够征伐,成为西伯人。
随后他邀请了以姜子牙为首的各界杰出人才。 双方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小。 当时八百诸侯暗自认为,西伯侯才是有天命的人,而不是自以为是的人。 纣王。
事实上,纣王并非没有才华。 比如后世孔子所称赞的“殷有三仁”。 其中,微子是他的妾弟。 多次劝说无果后,他只能放弃秘密,投奔明朝,“上商周”,以利殷。 商朝留下了一些血统——后来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被处决,继承殷商祭祀的确实是微子。
另一位任比干据说是纣王的叔叔。 他选择了“以死谏”的道路,抛开生死去谏纣王——无论多么难听,多么危险,如何描述,都让顽固的纣王勃然大怒,想要看看圣人的心。 比干施仁,得仁,却没有效果。 纣王依然我行我素。
另一位仁人君子箕子知道商朝已经结束,无法靠人力改变,只能走“明哲保身”的道路,开始装疯卖傻。 纣王感到十分尴尬,将他囚禁到后周。 武王救了他。
就这样,殷商三位圣人,同为纣王的血亲的比干、箕子,死了,被囚禁,逃走了。 殷商王朝更加衰弱了,就连皇帝的外戚外戚都落得这样的下场,剩下的文武百官又会怎样呢? 他们要么装聋作哑,要么只能像费仲恶来那样去巴结纣王,让纣王高兴,但实际上无异于“助纣”,把殷商的坑越挖越大。 。
当然,文王没能亲手击败大敌纣王,但他却为儿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死后几年,周武王姬发率军攻打商纣,双方在牧野交战。 这场战斗以商朝军队的反击而结束。
这时,纣王只能在鹿台上自焚,死后,周武王当众亲手将他斩首。 神也放弃了他。
红尘世界说
这就是夏桀和商纣从对自己是“天命之人”充满信心,到最后却被推翻的过程。 整个轨迹非常相似。 难怪后世经常将两兄弟相比较。
其实,并不是他们没有机会改变这个局面,而是他们自己被放走了。 古代的“天命观”在这里可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极其不发达,鬼崇拜的观念至今仍深入人心。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两人,大部分的百姓和王爷也深受其影响。
只是夏桀和商纣太过分了,让他们统治下的百姓,甚至其他诸侯都没有了活路。 没有退路,他们忍无可忍的时候,只能站出来反抗,就像夏朝的人一样。 就像悲愤的咆哮,“时间流逝,你们都将灭亡。” 其实他们并不是对“皇帝”不敬,只是活不下去了,所以只能拼个你死我活——追随商汤、西齐叛乱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追随原老大就只能导致死亡。
所以,其实从来就不存在“天命之缘”这种东西。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那只能说,那些顺应了当时大多数人的意愿的人,顺应了命运的安排。 后来的大儒孟子对此作了简洁精辟的总结。 ——“民为重,国为次,君为轻。” 换句话说,民心才是神的真正旨意。 能够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就是“承袭天命”的皇帝。 否则,他只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个道理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而夏桀和商纣作为典型事例,也算是从反面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