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7 17:01:01作者:佚名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国内某大型券商的实习生招募令。说实话,当时只不过是抱着有机会就试一下的心态投了简历,也没想过还会有后文,毕竟,这家券商的研究所作为行研领域的“黄埔军校”,哪怕只是实习都从来不缺优秀的人才。更没想到的是,投完简历之后的十几分钟,就收到了面试的电话通知。
第二天来到公司面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券商曾获得的琳琅满目的奖杯和荣誉,顿时一阵压力袭来,呼吸声都变得沉重,因为有一种想进又怕不能进的沉重感。环顾四周,还有好多同学排队等着去面试,有的人刚从外地飞过来,拖着行李箱就直接来面试了,有的人特地穿上正装,有的人则比较随意,而我就是比较随意中的一个。当时我还心想,首先就输在了着装上。
在我之前面试的有4个人,终于轮到我面试时,推开门进入一个偌大的会议室,就看到两位面试官正襟危坐,感觉这是我所有实习面试中最正式的一次,屋子里的气氛也特别压抑。面试官问了我很多专业的问题,不过问题基本都是根据简历中的前期实习经历提出的。比如我以前翻译过2015年美国IPO的趋势报告,就被问到了2015年美国IPO的情况如何?我依稀记得当时美国企业进行IPO的趋势是有所放缓的。紧接着又被问到为什么会放缓?我之前发过几篇论文,也被问到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逻辑。还有美国加息时主要关注的经济指标有哪些?经济好的时候为什么要采用加息政策来打压过热的势头呢?黄金与无风险利率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是这种关系?近期关注了哪些经济重点事件?你对这些事件观点如何等等。
总之问题基本都是连环问,且逐步深入。也就是说,你不仅要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还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发生。整个面试过程持续了将近50分钟,在那50分钟里,我真正感受到了职场的高压与严谨,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真枪实战吧。快结束的时候助理问我“实习几乎没有工资,还要经常加班熬夜,介不介意?”。嘻嘻,金融圈里的券商行研实习基本都这样。不过大家都是奔着涨知识,学技能的初衷而去,自然也就不会介意。
几天过后,实习正式开始,我以为会像之前的实习经历一样,通过查找相关数据逐渐掌握行业基本情况,但事实并非如此。报到前两天,我收听了2个电话会议,并进行纪要整理,以此来加深对行业的了解。顺便补充一下,对于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的行业,券商会经常开电话会议,进行录音记录。根据公司的不同,电话会议记录的格式也不尽相同,但基本大同小异。会议过程通常是以主持人观点开场,接着嘉宾观点,最后进入投资者问答环节。记录时也主要分这三个板块便可。
然而,来公司报到的第一天,我就被布置了写深度报告的任务, 3天之内需要上交深度报告的首稿,并且研究对象还是非上市公司,所以连完整的财务报表信息都没有对外公布。给我布置任务的人并不是面试我的那个分析师,而是另外一位高级分析师。一方面我知道这种机会难得,因为实习生不会轻易有写深度的机会。可是另一方面,我又深感压力巨大,不仅时间紧任务重,难度还不低。首先我对整个行业都不甚了解,其次我之前也没有写深度的经验。我的内心不断怀疑自己但又不能放弃。幸运的是,带我的导师非常热心也很愿意教我如何一步步写好深度报告,并且我的任务是公司深度而非行业深度,所以在难度上还是有所降低的。
动笔之前,导师也向我讲述了该公司的主要情况和报告基本思路。往后就需要靠自己不断查找资料,不断构思,不断加班熬夜了。这真是一个磨人的过程,但也绝对是一个值得的过程!为了写好这份深度,我花了很多力气,也少了很多睡眠,写了改改了写的过程不断反复,电脑桌面上的报告初稿,修改稿,终稿以及各种数据资料堆积如山。当然,导师也给予了十分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我担心她工作太忙,即便遇到了瓶颈也不敢过于打扰,但作为我的实习领导,她却告诉我:“有问题就直接商量,不然做无用功不值得,电话、微信、邮箱都可以随时保持联系”。这让我更愿意拼命地工作,因为不想对不起那一份信任,也不想错失成长的机会!所以,如果你在实习过程中也有了写深度的机会,请不要轻易放弃,累是必然,但也只有通过深度报告的实战演练,才能真正提升硬实力。并且,找工作时公司更关注的是你有没有写深度报告的经历。
其实,深度报告的核心就是逻辑清晰,数据支持,只有通过数据展现出来的观点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比如在阐述公司市场前景广阔时,可以从产品所属行业的市场空间及下游产业链的市场空间出发,如果是千亿级、万亿级的市场容量,自然就有力地证明了广阔的前景。格式上切忌文字的过度堆砌,需要将重点内容加粗或用项目符合分段隔开大学生实习报告格式,图表颜色不要过于花哨,简单明了就好。
另外,行研面试时通常都会问到你对这个行业的基本了解,所以在面试前期可以找两至三篇面试单位已发布的相关行业报告进行研读,一来可以增进对行业的了解大学生实习报告格式,二来可以表明你对公司相关报告的关注,侧面体现出良好的态度。最后预祝大家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