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1 11:17:29作者:佚名
【校徽:】
(1)图案核心以汉字“山”、“大”为基本设计元素,并采用现代变形技术进行改造,易于识别。 标志简洁明快崇实大学,易于制作和传播。 校徽图形线条是曲线与直线的结合,刚柔相济,稳定与动感,向上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现代感与节奏感,视觉冲击力强,想象空间丰富。
(2)整个格局对称、稳定、平衡,有大家的风格,也有名校的风格。 图案上部的“山”字是中国象形文字“山”的变形,充满中国文化特色。 “山”字变形呈上升趋势,寓意山东大学不断发展,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底部是“大”字的变形,形似浩瀚大海,寓意学海无边。 “山”与“海”的融合,很容易让人想起“书山有路勤奋是路,学海无边无际船是船”。 体现了山东大学师生勤奋求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风貌。 同时,还强调“山之魂、海之韵”的大学文化。
【主色:山红】
“山大红”有色值:C26、M100、Y100、K28。 色彩元素取自孔庙的红砖基调。 稳重、诚实、大方,体现了山东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价值的研究和传承”。 “代表大学”文化特色。 这种颜色已广泛应用于学校标志、建筑、标牌、出版物、网站等,并被师生接受和喜爱。 以“山红”为主色,与其他辅色配合使用。
【办学宗旨】为世界储备人才,让国家富强
“为天下培养人才,为国家富强”出自1901年山东大学创建时《山东大学章程》第三章第八节:“办学宗旨公立学校的目的是为世界培养人才,而不是谋生。 进取; 生来读书是为了国家的富强,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不过,他们的成就也是伟大的。 他们在校时间较长,无法单独与其他国家的学校相媲美。 它们几乎就像复古学校。 已经老了。”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山东大学的“世界观”和“国力观”,体现了山东大学人的胸怀和魄力,体现了山东大学建校以来争创世界一流、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使命。它的成立。 追求。 山东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办学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10年8月22日,在威海召开的暑期工作会议上,学校根据中央领导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明确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新的发展目标。 这是新的目标、新的起点崇实大学,展现了盛大人的信心和雄心。 这一办学目标与山东大学建校之初制定的章程内容是一致的。 经过广泛讨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得到了学校师生员工的普遍认可。
【校训】学无止境,伟大精神
“学无止境”可参考清代方东树的《昭梅瞻言·五古通论》:“学无止境,道无终极”。 这里的“学”不仅指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而且还指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 它还包括对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气有凛然”出自《孟子·公孙丑》:“吾知善修吾凛气”。 所谓凛气,就是大义大德所造就的正气。 不屈不挠、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
校训“学无止境,精神凛然”,用永不满足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师生勇于学术和人生旅途,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与以前所用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相比,更体现了价值取向,更符合流畅音韵的要求,并且更吸引人。
【校风】务实求新
“崇尚真理”是山东大学的一贯追求,也是山东大学人的基本特质。 山东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按章程办学的高等学府。 成立之初,注重实际,追求实效。 1901年《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一章第一节明确规定:“实事求是,切忌虚荣”; 第一章第七节明确指出:“大学礼堂最重要的是尊重现实。”
“求新”出自《礼记·大学》:“日日新,日日新,日日新”。 追求创新,就是与时俱进留学之路,发展社会文明,引领时代潮流,体现大学的本质特征。
“崇真、求新”的校风,体现了山东大学人“质朴、踏实、务实”的品格和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
【山东大学校歌】
《山东大学校歌》创作于1962年10月,由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程方武作词,著名作曲家郑鲁成作曲。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以及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从2011年6月开始,学校文化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集体修改了《山东大学》歌词。校歌好几遍。 修改后的歌词反映了学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历史、办学宗旨、校训和校风,蕴含了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内涵。山东大学人的责任感,体现了德山先生具有开拓、创新、进取、乐观的精神风貌。 歌词的形式是指原歌词的语言风格和结构,与原乐谱的旋律特征相对应。 适合背诵和唱歌。 有利于激励师生勤奋学习、努力奋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山东大学之歌】
【山东大学校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