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6 15:53:21作者:留学之路
哥伦比亚大学是常春藤里唯一有新闻学院的,根据普利策的遗嘱建立,并设立了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普利策新闻奖。
哥伦比亚新闻学院Columbia Journalism School M.S. program适合应届生申请(另有MA适合有工作经验的,注意不要申错了)。项目时长9½ months,提供2个specializations的选择,分别是The Stabile Investigative Program和The Documentary Program。
其中The Stabile Investigative Program侧重新闻调查报道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成为调查记者,学会挖掘记录、互联网取证,以及对新闻事件当事人或相关机构进行彻底的背景搜索。
The Documentary Program着重培养学生纪录片拍摄制作方面的能力,FT的学生会有第三学期来专门完成自己的纪录片。
申请硬件方面不需要GRE,官网写的是要托福114或雅思8,不过其实对托福卡得并不严,一般110以上都有机会,今年也有105拿到录取的;国内成绩单要学信网+wes。
申请文书非常重要,除了PS(Autobiographical essay)和professional interests 2篇general essays外,还需要3篇 work samples。此外,哥大有Writing test,看重学生新闻写作和storytelling的能力,看重学生新闻采访报道的实践经历。
西北大学Medill新闻学院是公认的业界第一,也是难得与传播学院分开设置的新闻学院。此外,也是顶级名校里有Undergraduate本科新闻学的学校,有38位普利策奖得主曾在西北大学学习或工作,培养出了很多的国际顶尖记者。
西北大学开设Master of Science in Journalism新闻硕士为期1年,是stem项目,可以选择参加Global Residency Program,第五个quarter可以在世界各地的newsroom实习。
项目课程分8个specializations,申请时就要选,开课时间(summer /fall)也会不一样。
申请来说,Medill新闻对英语写作水平的要求很高。转专业友好,需要做WES, GRE/GMAT皆可(GPA3.5+可以申请waive);需要PS和writing sample,Work samples是optional的。有面试(not required),官方鼓励提交申请前就schedule好面试,可以线下面试或者Skype(非疫情期间,Medill会来上海组织)。
南加州大学 USC Annenberg新闻与传播学院可谓是每个传媒申请者的女神校,其下开设的新闻学 Master of Science in Journalism致力于持续推动新闻教育和实践,也是炙手可热的项目。
新闻学硕士项目为期11个月,36个学分,这是一个高强度的职业导向课程,学生在融媒体环境中学习采写、报道、制作、编程、出版和社交媒体宣传。课程亮点在于:①从为期七周的沉浸式数字新闻体验开始,然后可以在课程最后一学期选择进入媒体实习。非常注重实践。②特色在于在传统的新闻报道/写作基础上,更focus培养digital journalism skills,在多媒体平台上制作数字内容。就业包括:多媒体记者、新闻助理、新闻研究者、社交媒体编辑等等。
同时,项目也鼓励学生对特定新闻形式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专业方向进行选修,项目提供的Emphases包括长视频Long-Form Video、新闻视频News Video、数字新闻Digital、音频Audio和文本新闻(Text)。
四、西北大学 整合营销传播
西北大学可以说是整合营销传播学的发源地,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开创者舒尔茨,就是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教授,其经典著作《整合营销传播》也是全球第一部IMC专著。同时,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也是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
西北大学US News位居前10,IMC专排第一,因此无疑是很多人的梦校。同时,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开设在Medill学院下,属于市场营销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主申Marketing和传媒的申请者都可能会申请,因此竞争尤其激烈。
项目没有公布公开透明、以数据支撑的就业报告,但从就读学生的反馈来看,IMC专业本身在中国业内名气很大,回国找工作优势不错,快消/互联网/咨询都可。留美的话,一方面课程设置有偏Data Analytics可选,留美相比于Branding更好留一些。更加锦上添花的是:20fall变成stem了。
申请来说,转专业友好,size在100+左右,中国学生多。非常看重学生的实习经历,需要有对口匹配的实习,同时对英语成绩要求高(毕竟marketing/communication行业性质对语言能力要求更高)。此外,项目对文书要求非常高;相对而言,对GPA是有相对强的包容性的,高三维者有机会拿到奖学金(毕竟项目学费挺贵的)。
相比南加州大学新闻学USC Master of Science in Journalism,Master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CG)的竞争要更加激烈,在中国申请者中还有一个可爱的昵称 “草莓罐头”。
传播管理硕士是以学术为基础、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课程,共需32学分。课程可选方向比较多,
Marketing Communication(营销管理)和Media & Entertainment Management(媒体与娱乐管理)都可,其他重点领域还包括:新传播技术(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国际化与跨文化传播I(nternational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组织与战略合作传播(Organizational & Strategic Corporate Communication)、健康与社会变化传播(Health & Social Change Communication)。课程整体还是比较软的,不建议想要走数据分析方向的同学申请(USC有个interdisciplinary的宝藏项目更合适,见结尾彩蛋)。
就业方面,LA 的Location 先天优势,不是stem。国内对USC传媒的牌子还是非常认可了,尤其北京地区,比如央视、腾讯、阿里、米未等企业。
Annenberg提供了完整的class profile,相比隔壁DSM,size 挺大的了,其中88%是中国学生。
申请来说,可以同时申请Annenberg 2个项目,比如和DSM一起申请,分开审核,互不影响。面试是invitation,面试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看重整体package,学校、专业,三维都不严卡,GPA<3录取的也有,非官方数据显示托福录到102,会看重写作成绩(而且有pre-master,托福95+,GRE V150+3.5)。只要对传媒感兴趣,语言过关,都可以申请。会con语言班和托福分数,GRE/GMAT分数以及面试表现都是决定是否需要就读语言班的标准,包括美本也会被要求上语言班,以录取为准。录取者大多有很不错的实习/工作经历。
六、南加州大学 数字社交媒体
南加州大学USC 开设的数字社交媒体硕士DSM旨在为学生提供在数字化社交媒体领域工作所需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比如在数字时代,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和利用数字媒体策略吸引受众。
数字社交媒体硕士DSM是STEM项目,100%的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技能。项目选课自由度挺高的,可以选Annenberg其他项目的课程,此外,项目允许学生可选Marshall的课程,也可以选Cinematic Arts的课程。
DSM的面试是海面,录取来说,中国学生占比也很高,size比CMGT会小一点,双非/转专业都很友好,看重学生在新媒体社交平台运营方面的经历。Class of 2021项目收到273份申请,其中有76个录取并确认入读(发offer的率会比这个高),来自全球41所高校。平均GPA3.52,阅读154,写作4。72%的国际生,约44个中国学生。
顺应当前大数据时代潮流,USC Viterbi工程学院和Annenberg传播和新闻学院联合创办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 The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munication Data Science。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有能力结合传播领域专业知识以及数据分析的专业技能有效的管理团队,构建平台,分析和调研数字媒体平台产生的大数据。
1. 传统媒体行业:急需那些了解新媒体并且可以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新的信息来源的专业人士帮助他们。举例来讲,面对自然灾害的报道,传统媒体很难到达现场,但是社交媒体允许受害者从现场传递经验并提供对这些情况的描述。而如何收集、管理、传播和利用这些新媒体上的新闻资源,是当前传统媒体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2. 娱乐游戏产业:娱乐网站、在线游戏和移动应用程序等行业产生了丰富的数据资源,需要使用大量Data Science分析关于用户行为与互动等。可以推动:推荐系统、意见挖掘和社会信息扩散是娱乐行业的新兴技术。
3. 科技企业Product Manager:许多科技企业都在寻求同时掌握传播与Data Science的专业人才来帮助他们改进产品,并开拓新市场。
申请来说:Communication Data Science项目面向任何背景的学生,比如本科传媒背景但没有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或学习计算机背景但没有传媒背景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