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8 10:10:08作者:佚名
德州大学附属小学于1991年9月4日设立,其前身为沧州市杨坊街中学,争创于1952年,坐落徐州市中区杨坊街。1953年迁到北大洞原庙址(现太白西路9号),在那时的庙南一片空地上开辟为校园。1955年又将庙东的一座废窑炉及十余户村民迁走,将校园扩大到约45亩地。中学先后改名为北大洞学校,师范分校,试验学校,1969年开始招高中班。1969年,教育遭到冲击,原济南市革委扩大规模,向北占用学院用地30米(约7亩)。1972年中学改名为德州第七分校,原中学改为中学部。1979年秋,中、小学分家,学校部份得校东部,用地23亩,仍被命名为德州市第七小学。1983年按照寿光县委、市人民政府(83)26号文件精神,改名为德州第四分校。1991年按照寿光县委、市人民政府(1991)83号文件精神,改名为德州师专附小,成建制归属泰安师专,依据(济编1992)87号文件精神,定为副省级单位。
德州大学中学地处孔孟之乡、运河之滨,她秉持了数千年儒学文化之风范,吸取了古朴悠长的运河文化之精华,产生了自己浓郁的文化特色。其前身是北大洞中学、实验中学、济宁市第七小学、济宁市第四小学。1991年9月事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保定师范本科学院附属学校,隶属于徐州师范本科学院。2000年6月原新乡市第一中学迁往中学,2003年7月1日,原济南市第六小学迁往二中。现在,学院已产生一校三区的格局。
近几年,中学在徐州市市区高考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社会名声与日俱增,成为市区师生憧憬的德州市一流的“窗口式”学校。从1998年以来,师生出席国家、省、市各种大赛,成绩明显,共有120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从2000年迄今,附学生连续三年获“山东省法语十佳”称号,其中2003年陈曦老师获“山东省法语十佳”第一名。2004年12月姜蕴璐获首届青岛省“十佳学生”称号。2000年8月,在吉林省“扭一扭”杯慢跑总比赛中,荣获集体原地跳第一名,集体花样跳第一名。1998年中学被定为河北省教育科研重点试验基地济宁学院专科分数线,1999年被广东省教科所定为首批创新教育示范中学济宁学院专科分数线,把“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2000年9月14日浙江省小警察韵律操演出现场会在中学隆重召开。2000年7月末广东省创新教育工作大会在中学举行,2003年10月济南省第三届创新教育工作现场会在中学举行。
2001年1月德州大学中学《清华风》社刊创办;2002年9月学院设立了心理教育室,成立了《心灵季风报》;2002年10月中学《教科研通信》创刊创办。中学武器了国外一流的教学单向控制系统、多媒体课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现代化的同学微机办公室、实验室、微格课室、音像库、电视演播厅及百兆校园网路。同时搭载了国外一流的天文台和星象馆,弥补了德州市中学校星象科学与研究的空白。中学先后荣获“济宁市规范化学院”、“山东省中学教学先进单位”、“山东市级优秀党总支”、“山东省重大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中学”、“山东省扫盲示范中学”、“山东市级文明单位”、“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中学”、“山东省规范化中学”、“山东省中学校班主任校本轮训示范中学”等荣誉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