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0 14:10:10作者:佚名
江天涯原创上海市民生活指南收录于#市民历史3#流浪在路上17专题
大家都知道人民公园里有一个相亲角。
但与同一幼儿园的英语角相比,相亲角的年龄还是太小了。
人民公园英语角创建于1978年,是全国第一个英语角。
如今,它还在原来的位置。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场景是神奇的。你大概找不到另一个地方,能看到这么多大叔写外语。
熟能生巧,快来听听大叔用外国口音讲话吧。
人民公园英语角,42年教学
一
从正佳电影院对面的大门进入人民公园,叔叔阿姨们各自占据一块区域,支起小白板网校头条,忙着给自己的孩子寻找伙伴。
这是约会角。
穿过人群,拐过三个弯,我们就到了公园西南角的荷花池边,这里也围了一圈人。
这个隐秘而安静的地方是一个已经存在了40年的英语角。
人民公园荷花池畔
有个人比相亲角还老
英语角
每个周日下午,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这里,并在晚上 7 点左右散去。
但这里的场景和相亲角完全不一样。夏末的午后,大约有 30 个人,大多是中老年人,大多数是男性。
“现在基本就就这么几个人,疫情期间,人就更少了。”一位大叔告诉我。
他们三五成群,有的用英语就某个“话题”进行对话。通常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听。
“对男人来说,政治是最大的话题,现在他们谈论的是特朗普、拜登。”在英语角工作近30年的老周说。
星期天下午
英语角
三人或五人一组的人
其余的人你就有点糊涂了,上海话、普通话、英文轮流用。
如果你走过去仔细听的话,从大叔讲的上海话和英语混合着的味道就能隐约听出这是一个英语角。
“如果我有空,我想来这里。”
“我就住在附近,这里人很多。”瘦瘦的大叔老杨告诉我,他几乎每周都会来这里。
“至于我,我更高兴(成为英语使用者)。”
“一是我经常来这里,所以可能我的英语比其他一些人更好。”
早年,英语角位于如今的老年约会角所在地。
偌大的相亲角里,那些在A4纸上写下基本信息的都是为子女找相亲的父母,而那些空手而来、没有任何“道具”的,都是为自己找相亲的老人。
该亭子曾经是
英语角基地
现在这里是老年人相亲角
“相亲角越来越大,因为学英语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另一方面,家长们也愿意花钱,认为这是一种很疯狂的方式。”
随着英语学习渠道的多样化,英语角的热度已不复当年。
于是,英语角搬迁到了现在的荷花池畔。
“曾经有一段时间,两国和平共处,没有发生冲突。后来,伊朗侵占了英国角的领土。”张大叔说。
“伊拉通常比你来得早。有时他早上就来了,聚集了一大群人。过了一会儿,我觉得空间太狭窄了。所以我被迫来到这里。”
二
老张第一次来到人民公园英语角是1981年,当时他还是一名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
“在此之前,我基本都呆在南京东路外滩入口处,和外国人聊一些旅行的事情。”
当时,外滩上有很多外国旅游团。
“经常可以看到旅游大巴,每天都有一群游客停在那里。(经常可以看到旅游大巴,每天都有外国旅游团停在那里。)”
老张讲道讲的都是标准的英国腔。
“当时我正在学英语,学校里没有这种氛围,所以我每周日有空的时候都会去英语角。那时候,学英语很流行。”
其实英语角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英语热”,那时候人们渴望知识,想出国,想去外企工作。
1984 年 12 月 3 日
发表在《解放日报》
图片新闻
20世纪80年代末,老周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水泥厂工作。
因为他大学时学的是德语,所以当时如果想跳槽到外企,就需要继续学习英语。
“我来这里是为了找工作,我的动机非常明确。”
“最初,上海的外资企业很火爆,需要大量会说外语的人才,但市场上这样的人才很少,所以就有大量的人想学。”
1992年上海英语口语,老周如愿以偿,成功跳槽到了一家外企工作。
老周认为,英语角不仅是一个学习英语的平台,更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一开始没有网络,特别是出国的事情,各种国外的信息,都是在这里交流,那时候很流行。”
一本英语百科全书这样定义人民公园英语角:成立于1978年,全国第一家。
在英语百科全书中
包括相关
上海英语角参赛作品
然而,在英语角,其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与上述有所不同。
已年过六旬的杨先生1979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40年来,他一直坚持来英语角。
他记得1978-1979年左右,很多年轻人坐在人民公园里读英语。
“当时家里条件很差,人均面积只有2平方米左右,寒暑假就呆在公园里看书。”
久而久之,“就会有一两个会说英语的人,他们就会蹲在附近用英语交谈。”
老杨认为,这就是英语角的雏形,但直到1980年才开始扎根。
他强调,英语角的形成是“有组织的”(自发的)、“没有组织者,人人都是组织者”(没有组织者)。
86岁的孙先生说,他早在1975年就知道人民公园里有一个“英语角”。
最初,一群年轻人在附近的一家咖啡店里创办了一个面对面学习英语的地方。“后来聊天室扩展到了格。”
不管怎样,这一幕被媒体记录了下来。1984年,《中国日报》文摘翻译了一段《中国日报》的文字,并记录道:
“每周日早上 7:30 左右,大约有 200 人聚集在这里练习说英语。”
“他们中有工人、大学生、老师、中学生、公务员、退休人员,年龄从15岁到70岁不等,其中80%是年轻人。”
此外,英语角里还居住着一些外国人。
1991年,《新民晚报》报道了一位在上海生活了3年的美国人约翰,他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担任英语老师期间,几乎每周都去英语角。
1991年 新民晚报
报告了
住在英语角的外国人
“我不懂中文,但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与中国人有更多的接触。”
“每次我去那里,总是被一大群人围着。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广泛,从国际问题到中国的经济改革,从美国的风俗习惯到电视电影,等等。”
“他们渴望了解很多事情,我会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渠道越来越多,对英语角仍抱有好奇心的外国人在来上海旅游前都会在网上询问具体的时间。
有这样的疑问。
一位懂行的受访者建议他去酒吧,并友情提醒:“别走错了,公园里也有‘ ’。”
在老杨的记忆里,英语角最高峰的时候,有三四百人。“(但)最高峰的时候,还没有现在相亲角那么多人。”他笑着说。
今日约会角
规模壮观
远远不能与英语角相比
英语角当时位于如今的荷花池畔,但面积比现在大5-6倍。
“荷塘边有几张石圆桌,中间有几棵大树,后面是一家小店,店门正对着荷塘,店后门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可以避雨。”老杨这样形容当时英语角的环境。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人民公园整修后,英语角被搬迁到公园另一角的凉亭里,后来凉亭被老人相亲角占用,英语角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三
这个中国最早的英语角,曾经是上海大叔们的青春岁月的一部分。
“年轻人说,‘上海大叔们年纪大了,英语说得很好。’他们不知道我们年轻时也经常在这里玩。”
侯先生60多岁,面色黝黑,声音洪亮。
他谦虚地表示上海英语口语,自己的英文不是很好,“不过我很会吹牛,跟外国人聊天也很厉害。”
老侯认为,和外国人聊天的诀窍就是要对所有的事情都了解一点。
“比如从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网格点都是需要知道的。”
“我先跟她说清楚,我跟你说的英语是符合语法的,你懂吗?懂了就跟她说话吧。”
“这进一步鼓励我说胡话。我用英语自己组织单词。”
1997 年 1 月 4 日
发表在《解放日报》
图片新闻
但有时,洋泾浜英语也会失败,比如当侯孝贤试图与某人谈论《茶花女》时。
“茶女是专有名词,人家根本就不懂,回去查字典,再找人验证一下,后面那个是法语,the lady。”
谈话间,老侯看见两个年轻的外国人路过英语角,便大声招呼他们“你好”。
“来,,。”
“这就是学习,四十年。”
问完对方国籍后,老侯打招呼,“(爱尔兰)),哦~是(爱尔兰首都是都柏林),OK~”
这时,周围围了六七个人,用英语和两个外国人交流。
英语角
外国人出现
我身边总有几个人
老侯年轻的时候靠学英语为生,他自称是一个“黄牛”。
“20 世纪 80 年代,我们需要赚钱。我们与外国人兑换货币。”
“如果洋泾浜英语不流行,人们就会改用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是学不来的。”
不过老侯私下也下过苦功,他的英语虽然没什么语法,但是发音还比较标准。
除了80年代在英语角的那段时间外,其他时间他都是从《英语标准》开始,一本一本的学。
“记住所有48个英语音节。学习开音节,闭音节,清辅音和塞音。学完后,立即回去查字典。”
如今,老侯又重返英语角,因为“退休后没事干,来这里学点英语”。
老侯还有一个愿望,“我们希望英语角能够复兴。”
原因有些怀旧,“复兴之后人多了,很久以前认识的打桩模具也全都回来了。”
四
老孙是英语角里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86岁了,我们见面的几次,他总是戴着一顶黄色的帽子,戴着一副散光老花眼镜。
20世纪90年代退休后,孙先生几乎每个星期天都会来到英语角。
“来到这里之后,至少我还能听到。看来过去的事情不会那么快被忘记。”
退休前,老孙是该厂总工程师,从事科研工作。
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来到英语角,但当时工作繁忙,只是偶尔路过参加一下。
老孙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石门二路私立冲树小学学英语,当时的课本是《开明英语读本》。
“还有《卖火柴的女孩》、《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以及其他英国童话。”
“那时我们没有学语法,只是讨论语法。”
上世纪50年代,老孙在大学学习俄语,1958年进药厂工作时,化验室的资料全是英文,他开始自学英语。
“化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手册)以前都是从美国和英国进口的。”
但他只会读,不会说,所以说的是“哑巴英语”。
“你不需要学习专业英语就能知道它的意思。”
黄昏
英语角的人群
尚未散去
直到退休后,老孙才终于有时间参加英语角,第二次见到老孙,他站了两个多小时听大家讲当天的话题,从中印边界讲到宇宙。
他希望自己能够活到老,学到老。
“俗话说,熟能生巧( makes )。”他用英语说道。
60多岁的陈先生和孙先生一样,怀着同样的目的来到英语角,希望找到一个英语环境来巩固自己的英语水平。
“我们退休后就会失去这个英语环境。”
他曾在一家外企工作,但两年前退休后才开始来到英语角。
此外,他还会听社区里的英文广播,旁边锻炼的大叔听不懂,心想“你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学外语”。
但在老陈眼里,练英语和锻炼身体没什么区别。
“学外语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代表我比你厉害,没关系,我跟你一样,就像有的人喜欢打麻将一样,没什么区别。”
在英语角,老陈也加入了同样的兴趣圈,“别人不会觉得你与众不同。”
与老孙不同,老陈是专门来和外国人聊天的。
在我和老陈聊天之前,他正和一对年轻的外国夫妇聊天,看到他们正在拍荷花池对面的巴巴罗莎餐厅的照片,就和他们聊起了餐厅的建筑风格。
老陈认为,和外国人交流“要大胆”,不要怕开口。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看到外国人说中文,你会很高兴的,对吧?你不会想这个人说中文不对,为什么动词少了,宾语没放。”
“研究事物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如果我说错了,你仍然会高兴。”
那么外国人对于被搭讪是怎样的感觉呢?
我跟在后面,问了问老陈刚才搭讪的一位外国人,他是澳大利亚人。
(左三)
邀请所有人加入
合影
我在上海住了三年,在一家中国公司工作。虽然我住在人民公园附近,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英语角。
他认为英语角是一个很棒的主意,而且已经存在了40年,很了不起。
他并没有因为陌生人跟他打招呼而感到被冒犯,因为在澳大利亚,人们也习惯跟陌生人打招呼。
交流时,四五个人围在一起,谈论上海的美食、即将到来的秋天、人民公园的环境。
十分钟后,我们准备起身去吃饭。临走前,他问我们能不能合影。于是,我们在荷花池前站成一排。
五
时光荏苒,当年的年轻人如今已变成老人。
出生于70年代、目前从事应试英语教育的石先生,90年代就来过英语角,最长一次没来是十年,再次来的时候,他发现“人都老了,结构也变了”。
这两年,他几乎每周都来,他觉得自己不仅是英语角的参与者,“有时也是观察者”。
在他看来,英语角的设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息息相关”,人们渴望与外界交流,改革开放以后,也有这样的需求。
“但现在,40年过去了,没有什么能够与时俱进,英语角有时仍然有点脱节。”
“对于那些真正寻求短期利益的人来说,他们可能认为英语角并不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地方。”
这些伴随英语角长大的人们毫不掩饰英语角在他们今天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其实(现在)交流的人对说英语没什么兴趣,我来这里的首要目的就是放松。”老周坦言。
“还有,你别让我失去理智,不然我会忘记把它摘下来的。”
但仍然有人在周日下午来认真讲英语。
王先生在这里已经呆了20年了,他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的英语比英语角里的大多数人都要好。
他到场的那天,周围围了大概十个人,就算他不说话,大家也都想听他说英语。
王先生来了
周围大约有十个人。
我想听他说英语
王先生来英语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而是为了“结识不同思想的人”。
“你在某个行业、在自己的圈子里,基本上都会受到同一个框架的限制。”
那天,他和86岁的老孙聊起了暗物质,他夸奖老孙想象力丰富:“老人家有些想法很不常规。”
原本生活在新加坡的老胡,回国后已经在英语角工作了10年。
他带着自己的小提琴,在英语角演奏音乐、讲英语,同时也希望招募一些愿意跟他学英语的学生。
老胡和他的小提琴
来到英语角
演奏音乐和说英语
如今的英语角已进入“老化”阶段,人们对它的未来有些担忧。
石先生认为“灭绝是不可避免的”。
亲历英语角40年的老杨说:“我们怎么会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呢?”
“现在的年轻人兴趣各异。老一代人擅长说英语和跳舞,但现在他们都老了。”
86岁的孙先生刚退休时就抱着练习英语口语的目的来到这里,但两年来他却变得迷茫了。
“我们这些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我都这么大了,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说到底,这只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大多数和我同龄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本文如实记录了受访者的英文表达,不排除一些语法错误。
- 结尾 -
撰文:江天涯/ 摄影:江天涯/
视频拍摄:江天涯/稿件编辑:韩晓妮/
绘图:二黑/画笔:陈东妮/
拍照:二黑/
:陈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