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14:09:48作者:佚名
中国的温氏家族
在一些地方的温氏族谱中,我们经常看到吉安郡、庐陵县、豫章县的记载。那么,这些地方在古代位于哪里呢?
江西
江西,简称赣,约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初年)设立明确的政区。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置江州,其主体是江西原有的郡县。隋朝调整行政区划,州级降至与郡县相同,因此隋朝江西有7州24县,唐朝则增至8州37县。唐太宗贞观元年,分全国为10个监察区,唐玄宗时增至15个,洪、饶、乾、济、江、沅、抚、信等地属江南西监察区管辖。
五代时期,江西先属吴国,后属南唐。
元朝开始设立行中书省制(简称行省或省)。江西省管辖范围远大于今江西省,除包括今江西大部分地区(原江西东北地区属江苏、浙江两省)外,还包括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元行省分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县。江西省有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新州13路和南丰、潜山2个直隶州,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保留了元朝的省制,但将尚书省改为布政使司署(仍习惯上称省),改路为州,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署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等十三州,七十八县,基本相当于今天的江西省。当时,布政使司署、刑部使司署、军统使司署为江西布政使司署最高行政机关。三署直属中央,权力分立,互不隶属。
清朝改江西行省为江西行省,行政区域基本继承明制,增设吉安府、南昌府铜鼓、赣州府乾南三个县级治所,同时将宁都县升为省直府,巡抚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省政务院和刑部监察院,掌管民政、财政、司法监察等事务。
江油
江油不是一个行政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也可以指以赣语为母语的民族,即江油族。历史上,“江油”是“江西”的别称,古代地理上正西,江西由此得名。《晋书·文人传序》:“至于季辅、太冲,是江油之才;曹丕、余蟾,是中兴之时之才。”唐代王勃在《子州玄武县福惠寺碑》中写道:“我为官游江油,在城隅留宿。”清代方文在《庐山诗·白鹿洞》中写道:“文公懿兴学,名声传至江油。”
江油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的腹地。古代长期处于文化区(主要是江西及部分周边地区),经历了先秦吴楚、秦汉大一统、三国东吴、晋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南唐南吴、宋代江南西道、元代江西行省等历史时期。江油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江油文化。随着明代的移民,江油概念传播到湘东、鄂东南、皖西南、闽西北等赣语分布地区。
吉安
吉安,古称芦岭、吉州,元初改名吉安,取“太平盛世”之意。是江西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西与湖南省接壤,南临罗霄山脉中段。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庐陵县。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庐陵郡为蓟州,领庐陵、太和、安福、兴安、永新五县。
宋开宝八年(975年)置吉州芦陵郡军事。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吉州芦陵郡领芦陵、吉水、安福、太和、龙泉、永新、永丰、万安八县。
元十四年(1277年),废蓟州军事,置蓟州路总管府,辖芦陵等八县。元元年(1295年),改蓟州路为吉安市路,辖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州五县。吉安路以吉水、安福二州命名,寓“吉运亨通,民泰安宁”之意。吉安市之名从此开始。至顺年间(1330-1333年),分永新置永宁县。
明太祖壬寅年(1362年),废吉安城道,置吉安府,领芦陵、太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9县。二年(1369年),改太和为泰和,吉安府领芦陵、太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9县。清初沿袭明制,乾隆八年(1743年),分永新、安福置莲花厅。直至清末,吉安府领9县1厅。
民国元年(1912年),废吉安府,莲花县由专区改为县,所有县均隶江西省直辖; 1914年,宜春设庐陵道,龙泉、永宁、庐陵县分别改称遂川、宁冈、吉安县。 庐陵道辖赣西凭祥、宜春、分宜、新余、清江、万载、宜丰、上高、高安、莲花、安福、永丰、宁冈、永新、太和、万安、吉安、吉水、遂川、峡江、兴安等地。 1个县; 1916年,鹿岭岛迁至吉安; 1926年,撤销庐陵岛,所有县均直属江西省; 1932年在吉安设第九行政区公署,辖永丰、万安、吉水、太和、西江、吉安6县;1939年,第九行政区改为第三行政区,在吉安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永丰、安福、万安、吉水、太和、西江、吉安、宁冈、遂川、莲花、永新11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吉水二中,行政级别和区划多次发生变化,撤并兴安县,分设宁冈县、莲花县等。现吉安市辖2区1市10县,即吉州区、清原区、井冈山市和吉安县、太和县、万安县、遂川县、永新县、永丰县、吉水县、峡江县、安福县、兴安县,辖221个乡镇、312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吉州区。
从吉安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庐陵、吉州、吉安府等不同时期的行政名称,大致都在今吉安市范围内,范围有所增大或缩小。
芦岭县
芦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古称,又称蓟州,位于江西省中部。芦陵县为汉至唐时期中国的一个郡,其范围历朝历代有所变动,但核心区域一直在蓟台盆地内,大致相当于现吉安市辖区。芦陵县始设于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隋唐时期数次改蓟州,后又改为芦陵县。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蓟州,此后芦陵县名未曾恢复。 宋代设吉州芦陵县,元代为吉州路,明清为吉安府,民国时期,先后改为芦陵道、江西省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江西省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为吉安特别区、井冈山区、吉安区、吉安市。
冀州
蓟州是隋至元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域名,治所在江西省吉安市蓟州区。
历史记录:
蓟州、芦岭。上。开远户34481。乡74。元和户41250。乡69。
秦时原为庐陵,属九江郡。献帝兴平二年,分豫章于此置庐陵郡。晋太康中期,移郡治于始阳县,即今九州东北。隋开皇中期江西省吉水二中,改庐陵为冀州,有冀水,故得名。
国界:东西长420里,南北宽692里。
第八:西北距上都三千六百里,北距东都二千七百九十里,东北距抚州四百五十里,西距衡州九百一十里,南距乾州二十里,北距洪州五百七十六里。
辖芦岭、安福、永新、太和、兴安5县。
庐陵郡,上。郭下。汉时原为石阳郡,晋时移县于此,隋朝改置郡。石阳县名改庐陵,因有泸水而得名。
安福郡,上。郡东一百二十里。汉时原为安平郡,后汉改平度郡,属庐陵。吴分置安城郡,隋废郡,改安福县,武德年间改安福县。
永新县,上。在郡东北二百二十一里。原为汉代庐陵郡之地,武桂明侯置,属安城郡。隋开皇中期废,显庆四年复置。
太和郡,上。北距州百里。隋开皇九年,灭陈,分庐陵郡置西昌郡。十八年,改名太和。
新干郡,上。州南一百七十里。原为汉代旧县,为豫章南郡守。县有赣水,故名。陈割此地为巴山郡。隋开皇年间废县,属冀州。
吉安郡
吉安府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置吉安府,府治芦陵(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清源区、吉安县境内),领芦陵、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万安(县治在今江西省万安县邵口乡附近)、龙泉(今江西省遂川县)、永宁(县治在今江西省井冈山市新城镇)五县;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永新(今江西省永新县)四府。 清末,辖芦岭(县治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区)、太和、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永丰、安福(今江西南福县)、龙泉、万安、永新(今江西省永新县)、永宁9县;莲花1散厅(今江西省莲花县)。
豫章县
豫章是古代区划名称,原是汉高祖初年(约公元前202年)江西建置后的第一个名称,即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以南昌为县治。从此,江西设立明确的行政区划,下辖南昌、芦陵、彭泽、鄱阳、余干、柴桑、赣、新干、南城、宜春、于都、艾、安平、海昏、醴陵、建城等18个县,分布在赣江、胥江、信江、修水、沅水沿岸,大体相当于后来的江西省。今天的南昌、赣州、吉安等主要城市,都是在当时县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此后,东汉、三国、两晋、南朝时期,范围有所缩小,豫章郡、豫章国都是大致相当于现江西南昌市地区的地理单位。隋开皇九年(589年),废豫章郡,置洪州。大业二年(606年),南昌县改称豫章县,“豫章”由南昌地区变为整个南昌县。唐宝应元年(762年),为避代宗李璘之名网校头条,豫章县改名为钟陵县,“豫章”不再是该区的正式名称,而是南昌的别称。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在五次大迁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尤其是明初,包括江西、湖南等湖广地区在内的大量移民迁入巴蜀。“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江西南昌、吉安等地的温氏家族也在这场大规模移民中迁徙、迁徙、扎根、拓展事业。因此,温氏族谱中多有记载其先祖从江西某地迁入。本次介绍的是江右温氏家族重要发祥地吉安府,希望对各位寻根有所帮助,也希望熟悉江西旧地名的亲们整理出更多有关新旧地名的资料。如有错漏,还请指正,联系微信,欢迎留言交流。
撰稿:温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