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联系理论,论述我国目前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联系理论,论述我国目前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更新时间:2021-08-09 11:06:45作者:admin2

  世界各国积极抱团救市,但经济复苏尚待时日

  为应对这场始料未及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团结一心,积极应对”,纷纷下“猛药”,出“重拳”救市,出台了多项力度空前的应对措施。从2008年9月14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到10月中旬的仅仅一个月时间里,全球投入的救市金额累计已高达近3万亿美元。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看,挽救的重心就是金融体系,因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担负着向实体经济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如果失去了“供血”能力,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将不堪设想。在我国,“救市”的重点则主要是实体经济,因为我国金融体系本身并没有出大问题,外来的危机主要通过外需锐减等途径冲击我国的实体经济。归纳起来,全球救市的主要举措有:

  (一)纷纷喊话鼓舞公众信心。2008年9月24日,正值“金融海啸”骤然爆发不久,人们惶恐不安之时。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温家宝总理面对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用斩钉截铁的声音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在2009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他坦言实现GDP增长8%目标确实有难度,但同时也重申“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提出“心暖则经济暖”。实际上,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也很注意安抚公众的信心。如布什就任美国总统时,也曾反复强调,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好的,美国的银行体系是安全的,人们应该对此持有信心。2009年1月份,奥巴马刚接任美国总统就果断出击,信心喊话。奥巴马经济团队将经济刺激计划承诺的创造就业岗位目标从300万调升至约400万,并信心十足的推出创造就业和提振经济的计划,将向中产家庭提供1,000美元减税,改善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能效。

  (二)普遍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各国央行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刺激信贷回暖和经济复苏。一是大幅降低利率。如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5.25%降到4.75%,以应对愈演愈烈的信贷危机。以此为标志,美联储由此前四年的加息转入了新一轮的降息周期,已多次下调基准利率,并于去年12月降息至零附近,成为全球降息频率最高、力度最大的央行之一。欧洲中央银行今年3月5日宣布,将主导利率由此前的2%降至1.5%,为欧元启动以来的最低水平。自去年秋季以来已累计下调主导利率2.75个百分点。日本中央银行于去年10月31日开始降息,当天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由0.5%下调至0.3%,12月份又从0.3%下调至0.1%。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1月中旬宣布大幅降息,调整幅度也创下了近11年来之最。二是大举提供贷款。如2008年9月,日本央行连续向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缓解日本货币市场中各家金融机构短期资金拆借的压力。到当月末,累计支援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总额已经达到了12.5万亿日元,约合1180亿美元。今年1月8日,日本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1.22万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后,又于1月20日再提供1.29万亿日元的低息贷款,以增加信贷资金。随后又于3月17日决定拟采取措施提高金融机构的自有资金比率,促使金融机构积极向企业放贷。去年年底,美联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一项总额为2000亿美元的刺激消费信贷计划,随后美联储又宣布准备将该信贷额度规模扩大到1万亿美元。2008年10月7日,俄罗斯宣布:将向银行注入总额9500亿卢布的资金。10月8日,英国政府表示:英伦银行将提供2000亿英镑短期信贷额,增加各银行的资金流动性。三是巨额回购债券。如今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在未来半年购买总额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以及额外花7500亿美元购买相关房产抵押证券。此举就是被称为美国“印钞票”的救市计划。英国央行3月5日也宣布将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计划购买750亿英镑国债和企业债券。我国的货币政策也自2008年11月起果断转型,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通过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适当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以及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等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近200天时间里,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6万亿元,如此规模为以往信贷史所罕见。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645亿元。同比增长30.6%,为1998年以来首次突破30%。1-5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84万亿元,同比多增3.72万亿元。

  (三)竞相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因为财政政策的作用更加立竿见影,所以为及早摆脱这场空前的危机,各国政府愈发频繁使用这只“看得见的手”。一是大举出资救市。如美国在去年出台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基础上,今年2月份又开出了一个被新总统奥巴马称为“美国经济走向复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欧盟于去年11月26日出台了总额高达2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一数额相当于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1.5%。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在去年11月份推出了一项总额为32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国内生产总值1.3%的经济刺激计划后,今年1月份又推出另一项为期两年、金额为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使该国经济刺激计划总规模超过800亿欧元,是德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行动。日本于去年10月30日公布了总额为26.9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后,又于去年12月12日宣布了一项总额约为23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去年12月7日宣布追加2000亿卢比(1美元约合50.39卢比)投资刺激经济增长。“金砖四国”之一的俄罗斯于今年1月16日宣布在2009年将斥资1.5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5卢布),落实本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措施。二是减税救市。如英国政府去年11月24日公布了总额为200亿英镑、以减税为核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金额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为挽救房市,美国国会日前已通过一揽子住房援助法案。该法案除了帮助房利美和房地美走出困境外,还将向购房者提供总计150亿美元的购房退税,以此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三是收购救市。如2008年10月14日,美国政府动用7000亿救市计划中2500亿美元直接收购九家大型金融机构的股权。此外,英国政府执行其银行拯救方案,向三大银行注资370亿英镑,将其部分国有化,以确保银行系统的健康。四是担保救市。如爱尔兰政府为本土银行存款和债务提供两年担保,以消除市场对银行系统即将崩溃的担心。澳大利亚政府为澳大利亚金融机构的所有存款提供为期3年的担保。

  (四)配套使用行政法律手段。一是实行政府接管。如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大深陷困境的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以霹雳手段遏制信贷危机继续扩大。在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以及AIG出了问题之后,美国国会还通过了一项70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准备收购不良资产并对出问题银行注资,部分收归国有。二是鼓励并购重组。如在美联储的力促下,濒临破产的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2009年1月份,奥巴马公布了一项规模达2750亿美元的楼市救助计划,帮助面临丢掉自住房的近900万户美国家庭进行债务重组和再融资。三是强化保险措施。如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如果一家银行破产,存款在10万美元以下的储户都将获得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全额赔付。危机爆发不久,美国政府出台了向贷款购房居民提供为期五年的抵押利率冻结计划,减轻了浮动贷款利息购房者的利息负担。美联储也规定禁止对未按期还款的购房者采取处罚或其他措施,使得大量欠款者房屋免遭法院拍卖。四是动用外汇救市。如2008年10月8日,韩国政府宣布:将动用2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救市,涵盖所有银行及金融机构。

  (五)积极抱团开展“联手救市”。鉴于此次危机已蔓延至全球,所以各国携手行动,共同应对。一是联合降息。如2008年10月8日,全球6家主要央行有史以来首次联合降息。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典央行,联合宣布将基准利率均下调50基点。此后,欧美等发达国家频繁掀起联合降息浪潮。二是货币互换。如2008年9月18日美国与欧洲中央银行以及日本、英国、瑞士和加拿大的中央银行达成货币互换协议,为它们提供高达18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短缺。2008年9月24日美国通过建立临时货币互换协议的方式,向澳大利亚、丹麦、挪威和瑞典央行提供总额300亿美元的资金,以缓解全球美元短期拆借市场的压力。2009年4月2日,G20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后,西方五大央行随即联合宣布又一项货币互换协议:如果需求增加,将通过这一新货币互换协议,向美联储提供相应的欧元、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随着金融危机不断恶化,西方央行之间也不断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以此稳定金融市场。三是贷款互助。如2008年10月13日,为了对全球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美国宣布无限制提供美元给英格兰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家银行。这项举动让这些央行可无限制借贷美元给银行。四是共同投资。如2008年11月26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一项旨在迅速提振经济的开支计划,该计划涵盖欧盟的所有27个成员国,总额达2000亿欧元(约合2600亿美元)。2009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持欧盟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五是会商改革。如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15国领导人在法国巴黎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峰会,并通过了以各国“自救”为基础的危机应对联合行动计划,为欧元区各国的救市行动勾勒出由各国政府担保银行债务和存款的统一框架。已有多个欧洲国家根据上述计划出台了本国的救市方案,总额近2万亿欧元。G20集团则先后于2008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2009年4月2日在伦敦两次召开金融峰会,专门探讨如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推动全球协同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特别是在4月2日结束的伦敦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万亿美元资金,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规模将扩大至现在的3倍,由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

  总的来看,面对这场被格林斯潘称为“百年不遇”的危机,世界各国的救市力度也是空前的,全球经济已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如美国今年5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回升,从3月份的26.9升至54.9,超出了最乐观的预测,说明悲观情绪有所减轻。5月美国新房开工量环比增加17.2%,成为房地产复苏的一个积极信号。据全英房屋抵押贷款协会6月3日公布的调查显示,英国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53,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4月为51)。日本内阁府的调查显示,5月的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从4月的32.4上升到35.7;制造业者信心上升7点至-69。对经济前景的期待也推动了股市的回暖,近期国际油价出现了与股市联动走高的局面,已站上每桶70美元。目前物价、特别是资源价格大幅下挫势头已逐步减弱而趋向回稳,以及利率的降低,这些因素均可成为促进2009年下半年经济回稳的动力。但因为各项救市措施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还没能阻止世界经济下滑的脚步。令人担忧的还有:全世界的“救市”行动从原来的一味降息、出台刺激计划、加强政府投资等,向着一些更加危险的方向发展,如:竞相使本币贬值,扩大财政赤字,购买有毒资产,明争暗斗地实行贸易保护等,使得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更深的考验。在全球需求依然低迷的背景下,目前出现的回升势头能否持续尚难预料。另外,最近在部分国家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世界旅游、生猪养殖和交通运输等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疫情的扩散还会进一步加剧。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预测:如果全球范围内暴发一次流感疫情,那么整个世界将为此“埋单”3万亿美元,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将萎缩近5%。6月22日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负增长2.9%,比3月31日预测的下滑1.7%再次调低1.2个百分点。同时,预计明年起世界经济将逐步复苏,回升2%,2011年将增长3.2%。其中,发展中经济体的反弹速度较快,其经济增长率2010年将达到4.4%,2011年将升至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