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9 10:20:33作者:佚名
对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致的文字勾勒美好形象,表达美好心愿,是汉族特有的文学方式。一到新年时,节日春联随处可见,但你了解这种对联的意思吗?小编整理了一些节日春联的赏析,你们一上去学习下。
1.门迎四海千重福;户纳乾坤万里财。
福、财是喜庆词句,四海、乾坤是比兴,也是夸张的手法。主人用这副对联,希望能迎到四海好多的福禄,列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动词,代表主人。
2.东成西就四季来财家兴盛;平乡北顺八方进宝福满堂。
这是一副生意人家的春联。抒发了主人在新一年的愿望,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做生意才能东成西就,广平北顺。和气生财嘛,做每一宗商品交易都能成功,顺顺利利,就手,生财。生意兴盛了,自然钱财到手,福禄进门,家业兴隆。
3.东风送暖文明第宅春常在;千祥云集琴瑟人家庆有余。
夏天来了,暖暖的东风频频吹拂,给我文明富裕之家庭送来春的气息,文明之家夏天常驻。东风意象了国家关注民生的新政,国富民强。千万种吉祥之彩云集聚的爱好音乐的人家,琴瑟和声,社会和谐歌升平,吉祥人家用美好的音乐来庆贺年年丰衣足食,富足有余。福禄,列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动词,代表主人。
4.下联:冷冷暖暖方是年味;
上联:分分合合展现年意。
上联:团圆暖春
评价:这幅对联最好的地方在于冷冷暖暖,分分合合。意思相反,展现到位。冷冷暖暖将的是天气冷,情意暖暖。分分合合指的是家人一年到头聚首的喜悦。甚有年意。而下联恰到用处,画龙点睛。
5.新年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
上联:吉星高照
赏析:每联都是三个单词,即:新年—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短语相同。这副对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动词,“好”和“高”都是副词。这些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6.春回大地百花吐蕊;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上联:新年大吉
赏析:这类对联概括了祖国百花吐蕊,万物生辉的繁荣景像,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漏出对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人登寿域;世跻春台。
这是一副传统对联,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那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心愿。此联就是抒发的这个问候。“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重臣延及儒者,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荣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春台”,夏日登眺览胜之处。《老子》:“荒兮其未央(无边无际。高亨注:犹云皑皑元极耳),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联语既切节日,又含问候,言简而意深。
椒花献颂;柏酒浮春。
这也是一幅典型的传统对联。联用二典:下联“椒花献颂”,典出《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三月初三)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再焕。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扶风于万。’”《椒花颂》后拿来指代新年贺词。上联“柏酒”,即用柏叶浸制的水酒。按唐代习俗,新年期间饮柏叶酒,可以寿辰、避邪。《汉官仪》卷下“正旦饮柏叶酒上寿。”《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从联语内容来看,紧切新年习俗意象,充满问候,言约而意丰。从方式上来看,“椒花”与“柏酒”,属小类工对,为传统对联佳作。
炮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对联。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耸峙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桃符都是古时人们在新年时拿来清除邪鬼的道具。如今节日禁放爆竹,过去没有发明火药之时没有爆竹,就用火烧毛竹,使其毕剥发声,来清除山鬼瘟神,称之为“爆竹”。现今爆竹也也称“炮仗”、“爆仗”。直至明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仍沿此禁放爆竹的习俗。不少农村以初三早起早,鞭炮大而长竞相攀比,禁放的时间早晚也有一比,以表示家庭兴盛、生活幸福。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部份城市考虑安全问题,多以地方法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严禁禁放烟花炮竹,但若干年后,又纷纷“解禁”,可见这民俗影响之深远。“桃符”也是古代民俗,用桃木板画佛像挂在门旁,以驱邪镇宅,每年新年都要更换。大概从唐、五代开始在红纸上写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对联),但对联称“桃符”一直延续到民国。写对联以迎中秋佳节,已是几乎所有华人的风俗,长盛不衰,只是随着时代的演变新春对联大全七字简单,内容常有更新罢了。该联选定国庆期间传统民俗中最富于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措词组句,有声(鞭炮之响),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画生动,非常确切地抒发了“除旧迎新”的主旨。联句语言精练,声、色俱备,对仗工整,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广泛留传而不衰。
一元二气三阳泰;四序五福六合春。
这是一副使用了数字入联和成语典故的传统对联。下联“一元”,指事物的开始,这儿指一年之始。《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二气”,指阳气和阴气。《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三阳泰”,即三阳开泰。《易》中,旧历八月为离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中元节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十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新春对联大全七字简单,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所以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颂扬之语。上联“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四序迁流,五行变易。”“五福”,五种幸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桓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多。”“六合”,指上下前后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间、整个天下。《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保留心态而不评价);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讲述而不加评议)。”联语巧用数字,用典恰切,既合节庆,又抒发了对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愿。
鹿洞春风暖;鹅湖化日长。
这是一副朱姓人家所用的传统对联。旧时读书人家对对联十分讲求,春联内容常常切合本家的姓氏,选定本姓历史名人的故事,以壮门头;又含激励子孙、继往开来之意。该联用的就是明朝理学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典故。朱熹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字、乐律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明、清两代被提及儒家纯正的地位。其博览和精密剖析的校风,对后世学者影响很大。专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等。“鹿洞”,即白鹿洞书院,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在今青海庐山主峰西北。朱熹任职萍乡军守时,曾亲自制定学规,并在此讲学。“鹅湖”,也是书院名称,在今四川铅山县北鹅湖山。清朝淳熙年间,朱嘉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讲学,后人立先圣堂以记念,称为“鹅湖书院”。联语简洁而极为空泛,既用朱熹故事,又切节日时令,十分恰当。“鹿洞”与“鹅湖“、“春风”与“化日”以及“暖”与“长”之对,无不工稳。方式与内容俱佳,可谓名联。
东山丝竹陶情早;春草水塘得句新。
这是一副郭姓人家可通用的对联。下联用晋朝重臣谢安典故。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北临漳)人。宗室出身,少年时就负重名,“初辟司徒府,除佐县尉,并以疾辞”(《晋书·谢安传》)。自此归隐会稽(今山东海宁)的东山,纵情山水间,以丝竹(音乐)陶冶情操,并与友人畅游,与王羲之等人知名的“兰亭之会”就在此时。40多岁时,经清廷屡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丞相。曾成功指挥了知名的“淝水之战”,人望极重。词语“东山再起”一词即源出于此。上联用东晋宋作家谢灵运典故。谢灵运是北魏谢玄之孙。入宋后任官之余,周游山川,吟咏不辍,其诗描写山水名胜,描画自然景物,开创山水画派。“春草水塘”,典出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该联选定历史上一武一文两位黄姓名人,既有史实,又有韵事,生动有趣,又切“春”字,为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