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31 09:02:16作者:佚名
庆姐:新年好!
好久没有联系了,但还会时常悄悄地到您的茶馆去看看武汉大学自主招生,您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帮着一茬又一茬的高考的孩子和家长们,真不容易。
今天给您发邮件,是因为一直想为茶馆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能做什么。今天终于想到了,呵呵。想给您提供点武汉大学转专业的一些资料和个人的体会。
是这样,我女儿是2010年考上武汉大学,当时的第一志愿是“新闻传播”专业(文理兼收),因为女儿很喜欢这个专业,武大的这个专业也很好。但是,女儿的成绩不是太理想,当时没有进入到第一专业,而是被调剂到国际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女儿,很无语,因为她很不喜欢数学。。。),但,当时也考虑到有可能进不了自己理想的专业,因为当时就了解武汉大学对于转专业的事情还是比较开放的一个学校,每年大概有600左右的学生转专业,而且转专业的条件不是很苛刻,也想“如果进不了自己理想的专业,还可以转专业”---曲线救国,呵呵。
女儿转到新闻学院已经一年了,体会也有一些,我让她帮着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想去武大的孩子能有点点帮助。
-----------
我个人认为,能先进入一个好的大学,再通过转专业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真的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途径。(女儿加入了武大的学生网站“自强”社团,她常说,学校大真好,你能遇见各种牛人,而且学校常常有各种大腕儿来讲座,武大的图书馆超棒。。。。)
祝庆姐龙年健康、平安、快乐!
谢谢!水水,是10届考生家长,看邮件时阿庆惊觉时间流失的不经意,我们从志愿讨论会出来临分别在西直门路边还在不停议论着方案的可行性,转眼间孩子都已经大二了。非常高兴过来考生和家长能与后续战壕的战友们分享自己的经历,这样热乎乎新鲜出炉的经验是最最真实、生动的。
武大,转专业的一些事
No.1转专业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问率是最高的,刚开始的几天几乎每天都要回答五六次。首先大家要摆正对专业的态度与看法。对现有的专业和心仪的专业了解多少,专业可以决定你的大学主要学习方向,但是不能决定你的知识结构,我也承认好的专业可以为你的就业提供一个保障,但是它不能决定你的个人能力与素质。当你所以要先考虑清楚是否真的需要转专业,一个专业的存在必然是有市场需求的,那么该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如果真的觉得自己无法适应再来考虑转专业。
武大转专业的时间是在大一下学期刚开学的前三周,这是一次全校的、统一的、大规模的流动。在大一上学期末武大教务部网站会公布关于转专业事项具体流程的公告。公告内会说明几个转专业的硬性规定,从人员、人数上进行硬性的控制。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一下2011年的转专业公告
转专业的各种技巧与问题其实与以上叙述无关。首先,转专业涉及“两院一人”,转出院和接收院,通俗来说呢,就是一边放人,一边收人的过程。转入院一般有几个热门院,比如经管、法学、新闻、测绘……,相比较转入和转出,转出的难度要更大一些。转入方的接收比例非常高(基本照单全收,除极个别同学以外)。所以转专业的关键还在于与学院之间的“博弈”。转出院通常会在学校规定的基础上增添其他各种五花八门的、成文的、不成文的规定,其实说到底还是不怎么想放人。为什么不想放人?我不想说,也不敢说。我们先来看看这些五花八门的规定,有的院规定,只有高考志愿中没有填写本院的同学才能申请转院,换句话说就是只有被调剂的同学才能申请转专业,只要6个专业中(有些省份不是6个)有一个填写了本院都不得申请转出。以胖胖所在的吉林省为例,2010年文科考生,武大在吉林省招生只有8个专业,而我要填6个专业,这样来看如果学院有这种规定,估计就是插翅难逃了。大多数学院会对成绩有要求,成绩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大一上的期末考试成绩了。有的学院放学习成绩最好的10%,有的学院放成绩最差的10%,还有的要取中等的一批,还听说过把名额分配到班级的,要增加面试环节的……甚至还有要抽签决定的,谁能抽签抽到谁就可以转出。你们说是不是五花八门呢==*所以呢,要是真的想知道了解清楚一个学院的关于转专业的相关问题,还得问自己的直系学长学姐,开学后也可以问辅导员。我知道的也就是这些啦。这里有一篇新闻报道,是关于转专业的,大家也可以看看。
以下是女儿的体会:
根据我的经验再做一些补充吧。
第一:一般情况下,理科专业的同学转到文科专业、或者文理兼收的专业要相对容易。例如我认识的一个社会学系的女生想转到经管院(经管院是武大的第一大院,也是转入院的第一热门院,院内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专业,文科生理科生都有),她就不能转入金融工程或者数理金融这样需要良好数学基础的专业(这里说的是不能,而不是不想,院里规定文科生不能进入这样的专业)而只能进入经济,管理类等文理兼收的专业。而像我一样,从软件学院、测绘学院等转入新闻、法学等学院的人,就能比较容易的完成转专业武汉大学自主招生,因为文科院系在数学上的要求会比理科院系低很多,要补的课程就相对要少一些。
第二:刚刚我们说到了要补修的课程,这大概是完成转专业后,同学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首先,补修的方式和你转入的院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新闻院,大一上的课程需要在第二年和比你低一届的同学一起学习;而经管院由于转入的人很多,会将转入的同学集中在同一个班级,有专门的老师进行补修课程的授课。这就需要具体院系具体分析了,需要你入学后找相关的学长进行询问。对于补修,一些课程是可以替换的,例如你大一上修过高等数学,就可以替代新闻院的传播统计学基础,这同样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自己到教学秘书处询问。
水水推荐来自武大的文章———
各院对比:转专业的那些事儿
开学第三周即将开始,每年转专业的大潮又将尘埃落定。按照武大历年来的传统,每学年开学前三周是转专业的办理时间。武汉大学教务部网站于2月17日发布了《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则拉开了2011年转专业的序幕。
《通知》里阐述了关于转专业的规章制度,时间安排和具体办理程序,看上去条理清晰。可是实际上转专业并没有简单。学校教务部多次发布和更新转专业的实施细则,但对此,每个院系多多少少会有自己特有的转入转出规定。
在《通知》中,除了国防生,艺术类学生不能转专业等一系列硬性规定外,只有一个“原则上各专业转入院与转出院人数不得超过本院系新生入学人数的百分之十”这一人数限制。而各个不同院系制定的纷繁复杂的转专业规定,却让这个看似简单明晰的制度变得模糊了起来。心态面面观:转还是不转?
因为武大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很多学生就面临着转还是不转专业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哲学院的张文说:“因为这相当于是二次选择,二次高考啊,而我们这种人数稀少的院的同学就只能面临残酷的竞争,而别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再选择一次,这是我们改变人生的一次机会啊。”
而问及为什么要转专业,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都是“想要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考虑到毕业后就业前景,准备转到法学院、经管院等相对热门的院系。
对于刚从高考走过的大一学生而言,转专业这又一次的专业抉择让他们体会到了一种熟悉的纠结。一名学生高考志愿第一专业便是数理金融实验班,后来被调配到新闻院,但这一次她又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但求无悔。”“按照学校规定来”VS”特别规定”
细问各个院系的转专业操作细则,不难发现,这些院系分为两大派别。
一类是紧跟教务部通知,严格执行转院人数、学费的细则,而另一类就是相对有些特殊规定的学院。
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刘**说,她所在的护理专业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来”,调剂过来的或者征集志愿来的,都不能转专业,实际上她们班里具备这个转专业资格的只有一人。
计算机学院的张迪表示,他们院有很多想转专业的,但是可以转专业的名额严格被控制在20人以下,而且转专业的条件也比较高,一般难以达到标准。
不同于医学院、计算机学院,有一些院系则有一些“特别规定”。
文学院给学生转专业要求有三:一必须是调剂的;二必须有不适合本院专业学习的证据;三必须有接受院系的奖励证明。第一点与教务部规定相同,在此不赘述。至于第二点,实在是让文院的李程程表示为难:“我们怎么做才能证明自己不适合文学院的学习呢?事实上我觉得没有什么人不适合,这样设置根本不合理。”
而电气工程学院的转专业要求有如下几条:在要转专业的同学中“抽签”(据物理学院同学说,他们院也有这么一道程序),被抽中的同学参加转专业考试要求期末考试不挂科。
计算机学院转专业的条件更为严格:先上交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说明材料;然后要求期末考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不低于85分(最根本条件);并需要该院院长的转出推荐信或者教务主任和正教授两人的推荐信。
这些条件让很多想转专业的学生望而生畏,在他们的眼中,转专业不仅需要过硬的成绩,扎实的文字功底,甚至还需要一些难得的运气。聚焦矛盾:转专业之殇
历史学院历史学基地班大一学生王*是一个坚持要转专业的学生。他说:“我觉得关键是现在各个学院的转出标准不统一,转专业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平。有的学院比较好转出,而有些学院非常难转出,条件甚至十分苛刻。我们学院转专业要看期末考试成绩,本届101人,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转出不超过10%,就只能转出10个人。”“而且我觉得混乱的是,为了尽量不让我们转出,我们要先在专业内分方向,然后再把十个名额分配到小专业去——就是历史学要分三个方向中国史班,世界史班,考古班。这样就使问题复杂了,三个小专业转出人数是各自人数的10%
。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想成功转出,你就要先思考一下大家会报哪个班,特别是成绩好的同学会报哪个班,自己报哪个班才会最大可能的得到珍贵的名额。”“有的同学甚至还会铤而走险报冷门的考古系,只为得到稀少的转专业名额,但是一旦没走成这辈子就要走上这个专业了。”
转专业即使是这样“磨难重重”,像王*这样坚决要转专业的同学还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不学自己所爱的专业,很痛苦,会后悔,根本都不会有所成就。”
除了一些专业转出的困难,转入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面试作为转专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让很多想转专业的学生伤透了脑筋。
一位想转入测绘学院的学生说:“不知道面试官要问些什么问题,就算准备了很多,心里也老是没有底……”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也经常让面试的学生不知所措。
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一学生小王想要转入经管院,这是近年来转入人数较多的院系之一,她面临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下午看到黑压压的一大片来面试的人,大概有300多吧,我心里就怕了。而且面试官问的问题我有好几个都答不上来。”“‘怎样理解金融学?’换成是你你答得上来吗?”她不住地叹气,“这次恐怕转不成了……”
3月2日,作为众多转专业学生心目中的首选经管院举行了转专业的面试。面试时间是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而早上七点被作为面试场地的教工之家就已经挤满了来自经管院本身和其他各院系包括09级和10级的近三百人。
根据安排其他院系的转专业学生下午进行面试,一名学生下午一点半便来到面试场地等候,但直到四点半才开始面试。而本应有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两部分的面试也缩减到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转到这个专业”,两名考官则向她描述转专业后即将面临的挂科、退学等各种困难,两分钟后她无奈地走出考场。
“我想学校设置转专业就是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机会,以便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改变人生的方向。我们需要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一位学生说。
转专业还在进行着,这其中的喜怒哀乐也只有经历了转专业的学生才能真正体会。
随着自护招生笔试结束,2012高考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一年一度的大剧不仅考生关注家长关注中学关注大学关注,还有已在读大学生的关注。这些师哥师姐以自己热乎乎的亲身经验给予学弟妹最生动深切的大学以及专业全方位的介绍——海大就业有多好呢?上文来看~
推荐大家看一篇文章,文中一些很多话引人思考。阿庆看的时候偶尔会感觉惭愧,确实文中涉及到的我们现实文化和思维方式中的劣根多多少少存在自己身上。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他们对常识的认识一直停留在非常低级的水平上。甚至农民也会相信亩产万斤,甚至科学家也会相信水能变油。每个帝王都相信人会长生不老,他们会相信绿豆能治癌症,相信一切荒诞不经的东西,你很难理解他们。他们这个国家的知识分子也很奇怪,他们都非常自私,没有信仰,缺乏常识。我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树立韩寒这个偶像,也是出于非常自私的目的,他们认为能利用韩寒说一些他们不敢说不便说的话,至于是否欺骗公众,他们根本不关心,他们也认为公众都是傻瓜,有时候他们也互相欺骗。中国人只相信奇迹不相信常识,所以这个骗局就成功了。”
“在中国没有真相只有博弈,他们不喜欢真相,一谈真相他们就歇斯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