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3 16:04:25作者:佚名
毛主席邀请钱学森参加国宴,到场后没找到座位,主席:请坐我旁边
芳华论史
2022-08-12 14:40·安徽
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9月17日,钱学森全家在美国洛杉矶港口登上了开往香港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为了这一天,钱学森整整抗争了5年时间,而中国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如今终于要回到祖国了,钱学森激动万分。
当天,洛杉矶港口来了很多美国记者。其中一名记者问:“钱学森,你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将来还会回到美国吗?”原本面露笑容的钱学森,突然严肃回答:
“我想我不会再回来,我实在是找不到理由再回来,这是我想了很长时间才做出的决定。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10月8日,钱学森从深圳入境,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时为了让钱学森熟悉国内科研情况,中国科学院安排朱兆祥陪同他参观了高校、科研机构和工厂,并一路护送到北京。10月28日,钱学森一家终于抵达北京,受到科学院方面的热烈欢迎。
11月1日晚,科学院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庆祝钱学森一家回国。当晚,在京的所有著名科学家全部到场,包括钱伟长、竺可桢、吴有训、周培源、叶企孙、饶树人、江泽涵、曾昭抡、华罗庚、茅以升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晚,钱学森喝了不少酒。竺可桢在当晚日记中写道:“钱已七八年不见中国主席有哪几位,比前苍老甚多,虽只43岁,恐因在美国被软禁五年所致。据说五年中不露一笑容云。”如今人们提到钱学森,总会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中国国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钱学森有太多耀眼的头衔,他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王”和“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钱学森的提前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然而,对于这些头衔,钱学森一贯反对别人称他“之父”,他把自己的贡献看得很淡。1992年10月19日,钱学森在给他人的信中写道:
“称我为‘导弹之父’,是不科学的。因为导弹卫星工作是‘大科学’,是千百万人大力协同才搞得出来,光算科技负责人就有几百,哪有什么‘之父’?我只不过是党所领导的、有千万科技工作者参加的伟大科研工程中的一粒小芝麻,算不上什么。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学森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当年毛主席邀请他参加国宴时,他到了现场却发现没有自己的座位,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新中国初期的国防尖端武器研制,是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下,无数科学家努力工作取得的。
但是,钱学森刚回国时并没有立即从事导弹的研制工作。根据当时的资料,中国科学院领导准备让钱学森主持和领导科学院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筹建力学所之前,副院长吴有训安排钱学森东北考察。
正是这次东北之行,改变了钱学森的事业轨迹,也让中国导弹研制事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1955年11月24日,钱学森在去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的路上时,突然表示希望能去哈尔滨军事工程院看望两位好朋友。
当时哈尔滨军事工程院是国防性质的高校,因保密规定,只有省委以上的人员才被允许进入。朱兆祥立即将此事向黑龙江省委汇报,省委也无法做主,便向北京请示,中央很快批准了。也许冥冥中自有安排,正在北京的哈尔滨军事工程院院长陈赓大将获悉后,也准备邀请钱学森来学校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则第一时间把自己想法告知国防部长彭德怀。作为当年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深感先进武器装备的重要性,他对世界各国的导弹研制非常感兴趣,欣然批准。第二天一大早,陈赓便乘坐专机回到哈尔滨,亲自安排迎接钱学森。
在当晚的欢迎宴会上,陈赓问钱学森:“钱先生,你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来?”钱学森当即回答:“这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造得出来!”多年之后,钱学森这样回忆这次哈尔滨军事工程院之行,他说:
“(陈赓大将)就问我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我那个时候正憋着一肚子气呢!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陈赓大将听了后非常高兴,说好极了,就要你这句话。”
当时钱学森并不知道,他的肯定回答,极大地鼓舞了中央开始研制导弹的决心。钱学森回京后,立即收到陈赓大将的邀请,让他在北京积水潭总政文工团排演场给高级军事干部连上3天课,授课内容是导弹技术。
讲课到激动之处,钱学森在黑板上写下“火箭军”三个字后,大声说:“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制造出自己的火箭。我建议中央军委,成立一个新军种,名字可以叫‘火军’,就是装备火箭的部队。”如今大家对“火箭军”一定不陌生,这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学森的课程内容激起了大家的兴趣,顿时在解放军高层形成了一股“导弹热”,即便在吃饭时大家都会小声议论,这一现象引起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的关注。不久,周总理邀请钱学森来到中南海怀仁堂,专门给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导弹概况”的讲座。
就在钱学森授课前不久,时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副主任新民跟另外两位教员金家骏、周曼殊,向中央军委提交了《对我国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这份文件意义重大,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
彭德怀等人批阅后,专门指示总参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和钱学森认真研究一下,详细讨论我国研制导弹需要解决的问题。1956年1月20日,彭德怀主持第57次中央军委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研究与制造火箭武器的报告》,决定立即向中央提出研制导弹。
几乎同时,毛主席主持会议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钱学森等科学家破例受到邀请参加。会议召开前,毛主席决定见一见钱学森。那天,钱学森早早来到菊香书屋,发现周总理早已在门口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总理的引导下,钱学森进入菊香书屋。周总理说:“主席,我将你盼望见面的贵宾请来了!”钱学森立即上前跟毛主席紧紧握手。毛主席微笑着说:“钱学森同志,我盼了你好久啰!我们的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和火箭专家!”
钱学森说:“主席,我早就想来拜会您了。主要怕您太忙,就不敢来打扰。”毛主席哈哈大笑,“你说反啰。我考虑到你刚回国,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不敢过早相约。”两人会谈在轻松氛围中进行,毛主席对钱学森伸出一只手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要我看呀,对我们来说你比5个师力量大多了。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写得很好,将用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
钱学森顿时感动不已,连连表示感谢。钱学森可能没想到,很快他获得一个巨大的惊喜中国主席有哪几位,毛主席亲自邀请他参加国宴。首次见面不久后,钱学森收到一封由毛主席亲自签署的邀请函,邀请他于1956年2月1日上午参加全国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分组讨论会,并出席当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国宴。
钱学森很激动,当天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早早来到会场。在讨论会上,钱学森作了发言,他结合自己在美国多年工作经验,从自己科学工作者的角度,就我国培养科学研究人员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会议召开前,毛主席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据此提了自己的看法,他发言说:
“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浪潮中,知识分子身上一些老习惯自然而然地会被冲洗掉。加上我们只要能学习,把科学研究的最好工具—辩证唯物论,运用到业务上去,能深入实践,取得对新事物、新环境的敏感,我们会很快地变成积极的科学技术劳动者;那时我们的科学技术队伍必然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大军,十二年赶上世界科学技术的任务是一定可以完成的。”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钱学森被增选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这天晚上,毛主席以新中国主席、共产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国宴,宴请全国政协委员。
傍晚,钱学森拿着邀请函来到现场,上面写着自己的座位在第三十七号桌。钱学森顺利找到第三十七号桌,可围着桌子转了一圈,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牌。就在纳闷时,一位工作人员走到钱学森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这名工作人员对他说:“钱学森同志,您的座位不在这一桌,请跟我来。”钱学森被工作人员引导到毛主席所在一号桌,指着一个座位说:“您坐在这里。”钱学森定睛一看,自己座位左侧座位前桌子上的名字牌写着“毛泽东”。
钱学森以为自己看错了,那可是贵宾座位,就在他准备询问工作人员是不是搞错了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了。毛主席走到一号桌旁边,热情地对钱学森打招呼,并说:“学森同志,请坐我旁边。”
当钱学森在毛主席右手边座位上坐下后,立即成为了现场的焦点,这也反映出毛主席对科学家的重视。在记者拍下的照片中,我们看到钱学森和毛主席都是面露笑容。这张照片曾广为流传,也是钱学森一生中最为难忘的时刻。
后来,钱学森才从毛主席身边秘书那里了解到,本来他确实是被安排在第三十七桌。毛主席在审阅一号桌人员名单时,特意把钱学森的名字加上。从此,钱学森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全力导弹研制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8月6日,航空工业委员会负责组建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被任命担任院长。10月8月,聂荣臻元帅主持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大会。这一天也很有意义,是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
据资料,毛主席先后6次亲切接见钱学森,这给他了很大鼓励。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毛主席非常高兴,向来反对过生日的他准备用自己的稿费庆祝一次,邀请人员的名单中就有钱学森。
当年12月26日宴会开始后,毛主席对钱学森等人说:“今天既不是祝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有来,他们没有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科学家、解放军,不光是吃饭,还要谈话嘛!”
毛主席又指着钱学森向在座的人介绍说:“我现在特别向在座的诸位介绍一下我们的钱学森同志,他是我们的几个王呢!什么王?‘工程控制论王’,‘火箭王’!他这个‘王’用工程控制论一发号令,我们的火箭就上天。所以各位想上天,就找我们的‘工程控制论王’和‘火箭王’钱学森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10月27日上午9时10秒,中国第一枚携带有核弹头的东风二号甲导弹从甘肃酒泉发射基地发射升空。导弹经过9分14秒飞行后,核弹头成功在距离894公里外的新疆罗布泊上空靶心爆炸,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表明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这一试验成功意义重大,它意味着彻底打破了美苏两大国对中国的核垄断、核讹诈和核威胁。试验过程中,聂荣臻、钱学森等人在现场全程见证。钱学森等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他却把这一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以及毛主席的领导。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钱学森非常悲伤,他连续三天都参加给毛主席守灵。当年9月16日,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了《终身不忘毛主席的亲切教诲》一文。文章,钱学森深切怀念跟毛主席见面的场景。
2009年10月31日8时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他曾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谨以此文致敬钱学森!钱学森的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不讲条件、不讲待遇,他为国家强大、为民族复兴奋斗一生,他的卓越功勋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