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6-09 21:06:52作者:佚名
一、学校背景
1. 迁址与更名历程
1949年:大连大学工学院成立,校址位于大连。
1950年,大连大学的组织架构被撤销,随后独立成立了大连工学院,这所学院因此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新型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
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开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
201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盘锦校区,从而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新格局。
2. 关键时间节点
196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996年,该院校荣列“211工程”首批名单;到了2001年,它又成功跻身“985工程”行列。
2017年,该高校荣登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其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学科更是被评为一流学科。
二、学校地位
1. 国家战略定位
该大学由教育部直接管理,是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属于“双一流”A类高校行列,同时也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该校的学科领域广泛,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以及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
该学校设有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24年大连工业大学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各省份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同时在工程学、化学等领域,有四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的前千分之一,而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相关学科的国际排名均位于前十。
2. 学术科研实力
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在第四轮评估中,机械工程与化学工程与技术荣获A等评级,而力学、土木工程等五个学科则获得了A-等级;至于第五轮评估,据网络消息,机械工程与化学工程与技术有望晋升为A+,但具体结果应以官方正式公布为准。
QS世界大学在2025年的排名中将其列为第298名,而在中国大学排名中,该大学位居第20位,此外,其14个学科成功跻身ESI全球排名的前1%。
科研设施完备,包括海岸与海洋工程、精细化工等四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设有船舶制造领域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三、王牌专业
1. 传统工科
机械工程领域(评级为A+):在第五轮评估中荣获最高评级A+,配备有国家级实验室及校企合作资源,致力于大飞机起落架核心技术的研发,毕业生多就职于航空工业、华为等知名企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评级达到A+级别,在第五轮评估中荣获此殊荣;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光刻胶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为半导体行业提供有力支撑;众多毕业生成功进入万华化学、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就业。
2. 新兴学科
人工智能领域迎来新进展,增设“未来机器人”这一本科专业,并与华为携手打造联合实验室。此外,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亦被教育部认定为新兴交叉学科。
智能分子工程领域,我国首个设立于本科教育阶段的专攻专业,专注于新材料的创新研究,同时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携手,共同开展人才培养。
3. 特色学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该学科在全球范围内排名位列前五,曾参与蛟龙号深潜器的研发工作,众多毕业生成功加入中国船舶集团。
软件工程领域,该学科在第四轮评估中荣获B+评级,成功跻身教育部“101计划”行列,并与腾讯公司携手共建工业软件,毕业生普遍能获得18万元的起始薪资。
四、毕业生去向
1. 深造情况
国内深造方面,202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61.47%选择继续深造,其中保研比例超过20%,主要去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而在机械、化工等热门专业中,保研比例更是超过了25%。
出国留学深造的比例大约为9.38%,其中约九成学生选择了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2024年大连工业大学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各省份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比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新加坡的国立大学,他们主要学习的专业包括人工智能和金融等,另外有60%的学生进入了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高校。
2. 就业方向
关键行业占比高达40%,集中于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另外30%的毕业生则选择加入中央企业或全球500强企业,其中不乏华为、比亚迪、国家电网等知名企业。
基层就业方面,大约有25%的毕业生选择前往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一线基层工作;同时,386名毕业生通过选调生考试成功进入党政机关工作;另外,还有217名“优师计划”的毕业生选择在乡村教育领域深耕。
五、毕业生薪资水平
1. 整体薪资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大约在7,500至11,000元之间,而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月薪则能超过15,000元,例如华为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年薪可高达28万元。
硕士学历者,其平均月薪大致在12,000至15,000元之间,而在机械工程和化工等行业,月薪可上升至18,000元,更有甚者,如大疆创新的机械结构工程师,年薪可高达42.75万元。
博士的月薪大致在18,000至20,000元之间,而在科研岗位或企业研发岗位,薪资水平通常会更高。例如,精细化工领域的博士在万华化学工作,年薪可以高达35万元。
2. 专业差异
在薪酬较高的行业,如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起薪通常在18至30万元之间;而在金融科技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薪则介于25至35万元。
医学领域:新开设了临床医学这一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工作,起薪水平在15至20万元之间;而在私立诊所工作的口腔医学毕业生,年薪则有望达到30至50万元。
3. 地区差异
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年薪通常能达到20万元,而研究生则可达到25至30万元。
在众多二线城市中,诸如大连和青岛等城市,对于相似职位的年薪普遍在12至18万元之间,其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优势较为突出。
六、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