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6 20:20:55作者:佚名
/s/(微信:仁宏智库,ID:)
襄阳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湖北交通大学筹建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推动襄阳地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襄阳市湖北交通大学筹建领导小组。 以湖北文理学院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组建湖北交通大学。 这是继荆州长江大学、宜昌三峡大学、黄石湖北师范大学之后,湖北除武汉以外第四个拥有“大学”的城市。
我们先看一下这份文件——襄阳市市长秦军担任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副领导为襄阳市常务副市长朱辉、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李德章、湖北文理学院院长丁世学。 成员涵盖多个政府部门,整合资源,协调实施,落实责任。 襄阳市凝聚各部门力量,打造“高金”重点大学的决心可见一斑。
作为湖北省一主两副战略的核心城市,武汉、襄阳、宜昌长期占据湖北GDP排名前三,二、三城市轮流占据宝座。 不用说,就不用提武汉了。 在地级、省级重点大学以及省部共建高校中,宜昌有三峡大学,荆州有长江大学,就连排名不是很高的黄石也有湖北师范大学。 在襄阳,“大学”是一个空白。
襄阳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高等教育界留下了遗憾。 襄阳四中和襄阳五中两所知名高中虽然是当地的双子星座,但在湖北高考中屡屡获得状元,也输出了不少学生流传到全国各地,产生了许多金凤凰。 然而与这座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不相符的是,它留不住当地的金凤凰,也没有好的大学,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城市教育环境成熟的标志是成长教育的可能性。 这就必须要求城市教育环境从上到下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既要着力打造优势的中低学历环境,又要拥有多年培育的高等教育名校品牌。 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有很多人毕业后留校任教,从而扎根当地的例子。 这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成熟教育体系,能够完成人才的自我输送,最终凝聚城市文化教育的核心。
襄阳人想必也看到了这一点。 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对于城市发展尤其如此。 就在上个月,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在对湖北文理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的调研中指出,高等教育仍然是襄阳的缺点。 这成为襄阳筹建“湖北交通大学”的最大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湖北交通大学”直接用“大学”而不是“学院”,其实还是蛮有趣的。
关于大学和学院的区别,教育部有具体规定——大学: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应在8000人以上,研究生人数不得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时的学生。 学院:全日制在校生人数5000人以上。
从字面上理解,大学()指的是综合性大学。 (或)主要指学科较少、专业性较强的高等院校。 这大概就是很多“学院”想要升级为“大学”的原因。 毕竟大学和中学之间有一个世界,可见其强大的教学实力。 而这也显示了向阳的大胆。
李乐成表示,一个城市的吸引力、美誉度、文化底蕴都与大学密切相关。 提升高校在城市加速发展中的影响力,需要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找到与先进高校的差距。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襄阳就有信心、有决心培育高水平大学。 李乐成已经下了决心,我们当然很高兴看到结果。 毕竟我们对这座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名城还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
湖北交通大学为何落户襄阳?
襄阳当地论坛上有网友分析道:襄阳凭借在汽车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方面的雄厚实力,构建了公路、铁路、航空航天等大交通制造格局,使襄阳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交通强国。全国制造业核心城市。 。 为了给这些交通制造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输出支撑,还需要在襄阳建设一所全国一流的交通大学。
支撑点一:襄阳汽车产业高度发达。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五年来,襄阳汽车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均突破2000亿元,占据了襄阳经济的半壁江山。 襄阳的东风汽车、风神汽车等都是大的;
支撑点二:襄阳铁路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 以金鹰重工等为主导,以赛力达、襄阳国铁等为代表的铁路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异军突起。 去年,金鹰重工在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下逆势上扬,实现总产值26.19亿元,同比增长13.57%。
支撑点三:襄阳正在建设中国新能源之都。 预计到2021年湖北襄阳的本科大学,新能源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成为襄阳工业企业三足鼎立之势。 雅致新能源汽车、众泰汽车等都可圈可点。
支撑点四:襄阳的航空航天制造业也是强有力的支柱。 中航精机、航天集团等也属于国内领先。
襄阳决心培育高水平高等院校,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就拿湖北来说,“湖北交大”这个名字是不是比襄阳更适合十堰呢? 有细心的网友这样说道——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襄阳的湖北文理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 1998年3月,襄阳师范学院、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 2000年,湖北省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 2011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 学校被财政部纳入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的高等学校,并获得中央财政的直接资助。 有网友指出,单从部门设置来看,似乎与交通无关。
2016年湖北17个市州中,十堰GDP增速最快,达8.9%。 此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4%,也位居全省第一。 这两个第一表明湖北襄阳的本科大学,十堰的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发展。
另一方面,位于十堰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为名、以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大学,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也遥遥领先。 超级湖北文理学院。 无论从相关性还是专业性来说,相比较而言,十堰似乎更有“湖北交大”的基因。 事实上,近两年,网上曾有传言称十堰将把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和郧阳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湖北交通大学,但从未得到证实。
事实上,湖北汽车产业始于十堰,后来扩展到襄阳、随州、武汉,形成了千里汽车产业走廊。 走廊内四大产业基地各具特色。 十堰主要生产卡车,随州专产罐车、环卫车为主,襄阳主要生产商用车,武汉主要生产轿车。
这次,襄阳市领导李乐成身先士卒,决心抢抓湖北省“一主两副多极”和“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 “湖北交通大学”已经将“湖北交通大学”牢牢握在手中。 这难免有点像当中部地区的(枢纽)老大——为未来的战略评估奠定基础,为襄阳交通枢纽开辟前进的道路。 道路。 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大学创建,并以此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在多元格局下增强自身影响力。一主两分的极性结构。
@人红智库建议:既然两地各有特色,不如彻底打破地理和心理障碍,将襄阳、十堰的湖北文理学院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合并为湖北交通大学,就像一艘航母,一左一右,共同孵化,携手前进。 在这种情况下,有信心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