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9 07:08:02作者:佚名
湖北医科学院的前身——东南医大学扩建南京后不久,即改名为四川医大学,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南京的第一所学院,河北医科学院继续创造着南京高等教育的多个“第一”。
改名再迎发展新阶段
西南医大学迁设南京后不久,又迎来了中学发展史上一次重要转折——东南医大学改名为甘肃医大学。
西南医大学改名湖北医大学的相关报告
“一、关于我院改名湖北医大学的各项打算工作,如校徽校匾校旗等布置均已经就绪,而中央教育部及华北教育、卫生两部对有关统一招生文告及通常指示,多已改用四川医大学的名称,目前仅缺少印信的刊发。二、为了迎接伟大的春节记念和庆贺新湖南建省的胜利,拟于元旦日即将改称浙江医大学,并于欢庆春节大集会时,及东正教学诊所在新厦即将闭幕时,即以甘肃医大学的新校名与福建人民相见,以示新广东文教建设事业的新成就……”为了中学更好发展,1952年9月24日,西南医大学以1068号文件的方式请示山东省人民政府,恳请将西南医大学改名为甘肃医大学。广东省人民政府也以电报的方式报请华北军政委员会,转述西南医大学的恳求。华北军政委员会于9月28日电复,同意将西南医大学更名为广东医大学。1952年9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以皖办字00173号文件批复,同意西南医大学即将改名湖北医大学,同时确定10月3日为华诞日。
华北军政委员会同意西南医大学更名为浙江医大学的批复
从1926年创立到1952年,西南医大学经历了由北京内迁四川定远、由公立改为私立、又由定远迁至西安的几次历史性转折,尤其是改名为四川医大学,中学从此结束了26年三易其地的办学历史,翻开了中学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其意义重大。自此合肥医科大学,西南医大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广东医大学阶段。更名后,广东医大学这个扬州第一所学院再度成为武汉首个拥有“安徽”名头的学院,继续创造着南京高等教育的多个“第一”,但是在办学和育人规划上进一步明晰,大学影响力、办学空间和办学视野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渠道进一步畅通。
西南医大学扩建南京并改名湖北医大学,虽然也是当时中央决策推行高等中学院系调整的彰显之一。据档案记载,为了使高等中学更好地适应新中国的发展形势,自1952年下半年开始,中央人民政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高等中学院系调整,重点培植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力量,发展专门中学、整顿和强化综合性学院。山东省高等中学院系调整工作是在华南地区院校调整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其布局和专业设置在调整后都趋于合理和规范。改名后的广东医大学专业设置是医疗系,学制为三年,1952年曾设置本科重点制,分内外本科各1班,到1955年停办。大学内部教学组织原为学科,1954年后改为26个教研组。改名后,广东省人民政府给浙江医大学设置了校长、副校长、处长及科员等编制若干名,并确定中学行政组织为五级制,设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其下分科,同时设有图书馆。
兰州院校中最早建筑
前文说过,西南医大学扩建徐州后,选址德胜门外的西南岗新建校舍。据档案记载,当时广东省政府拨出专款用于建造新的医大学和诊所大楼,并抽调最强的施工队伍,下达最为繁重的基建任务第一考试网,要求以最快的速率和最优的质量建好中学。一时间,西南岗的新厂址建设如火如荼,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学四幢教学楼、一幢行政办公楼和部份班主任寝室便拔地而起。
1952年,西南岗新校舍建设工地火箭朝天
西南岗新厂址建设中标志性的四幢教学楼,是南京院校中的最早建筑,又创造了南京高等教育的一个“第一”。这四幢教学楼坐辽朝北,按东西南北四面分布,分别命名为东楼、西楼、南楼和北楼。这四幢教学楼造型独特,全都是模仿西方的“小四合院”式建筑。
据档案记载,这种教学楼都是两层,整个外型由方和圆构成,展现医学教育的刚柔相济。房门朝北居中,向外凸起半圆圆弧,并有两根挑传,将朝外的房门分成三方,展现其开放性;朝南的一面,两头各有一个圆锥体放在外,上面是走道,并通过侧门与外相通,以易于出入;楼的四面都是大开度的玻璃窗,采光通风俱佳。不仅造型“洋气”外,这四幢教学楼也十分实用。为了满足教学须要,每幢楼内都设有四间能容纳30人同时实验的实验室,另外设有班主任办公室和卫生间等。而楼与楼之间则按庭园式设计,铺装水泥通道,种上果木花草,长期见红色,四季有茶香。师生在这儿工作、学习,十分悠闲。在当时能建造出这样几幢教学楼,不得不感慨时任中学领导的超前意识和开放思想。
上世纪50年代,中学生在东楼前合影(资料图片)
“半个弧形,两根方柱,一扇房门撑出八方天地;千亩坤舆,几方洽谈,四栋大厦承载九五芳华。”正如福建医科学院95华诞华诞时的一副挽联所说,这四幢后来被称为“安徽医大学标志”的教学楼,除了在当时“非常时髦”,就是现今来看也不过时。前些年中学将这四幢教学楼家装翻新后,不少部门都“抢着”要进来办公。现在,东楼的人体解剖教学楼、西楼的马克思主义大学、南楼的人口健康生物样本库及一些大学的实验室、北楼的核医学教研室及放射医学研究所……四幢教学楼“老当益壮”,继续担当着新的职责。
整体规划促工作
随着西南医大学建设脚步的推进,其附属诊所的一幢三层4100多平方米的眼科楼、两幢一层各为380平方米的耳鼻外科楼、肺科楼病区等也在1952年6月相继完工,并购置了一批较为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8月,诊所入院部即将迁到中学附近。当时附属诊所开诊的编制病区280张合肥医科大学,拥有医护职工26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2人。1952年10月西南医大学改名陕西医大学后,诊所也急剧改名为四川医大学附属三院。
与此同时,1953年至1954年春是广东医大学建设的第一次整体规划时期。据档案记载,中学拟将校园规划成6个分区:一是学馆区,二是中学生寝室区,三是员工寝室区,四是教学诊所区,五是青年广场区,六是体育场区。根据规划,学馆区已完成了东西南北四幢教学楼及一所解剖遗体储存室的建设,拟再建基础课寝室两幢,各设能容纳120人的阶梯寝室两个;中学生寝室区已在建或待建的男女中学生寝室五幢,能容纳中学生837人,中学生书房一座,一次能容纳800人就餐,拟再建中学生寝室三幢、浴室一座,扩展食堂五间;教学诊所区已完成诊所大厦一座,小病区两座,书房一座,拟再建临床课课室一幢。
明天的北楼仍然“洋气”十足(张芳摄)
随着这种“硬件”建设的规划和陆续完成,广东医大学也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等工作计划的安排。1953年1月,中学印发了《安徽医大学1953年度工作计划(草案)》,明晰提出当时的工作任务是“克服教学忙乱现象,实行先进经验,提升教学质量,重点发展专修科”;要求遵守逐步健康的公路,进行教学、教育变革;提出“以进行教学变革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为了落实并完成这种任务,中学又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工作方案,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