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8 07:00:33作者:佚名
序言
题主的这个问题令人摸不着脑子,《忆江南》是一个韵脚忆江南的写作背景,有太多作家填过这个韵脚。我们就以《钦定诗稿》中的《忆江南》为例,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词:
江南好,景色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词中用了哪些比兴手法,下边一一道来。
一、倒装
倒装是诗家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法,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抒怀》中:故国神游,痴情应笑我。根据正常的次序是:神游故国,应笑我痴情。
这首忆江南的第二句只是倒装:景色旧曾谙。正常的诗歌语义是:旧曾谙景色。
我以前很熟悉那边的美景。谙[ān],熟悉。
二、对偶
以从广义来说,诗歌中的对偶就是对仗。古人有押韵、骈偶、俪对、俪偶、队仗、排偶等说法。对仗不但适于诗中,也适于文章中,非常是汉赋中最为常见。
对仗早在《诗经》中就可以看到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暴雨霏霏。汉朝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浮文鹢,扬旌栧。张翠帷,建羽盖。
格诗词中的排比十分严苛,入声还要相对。词中的对偶,还要依照词牌的入声要求相对忆江南的写作背景,《忆江南》的后边3、4两句,通常是对偶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仄仄平平入声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比如刘禹锡的《忆江南》,后边3、4两句,只是对偶的:
春去也,谢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酌酒亦含嚬。
不押韵的诸如明朝崔怀宝的《忆江南》:
平生愿,愿作乐中筝。【得近玉人柔荑子,砑锦袍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
三、省略
作家的语言精炼简略,同时由于格律的要求,因此有太多不同于诗歌语义的特征
其中省略是最常见的“诗家语”。
比如3、4两句中,日出、与春来虽然是时间副词,而且省略了“时候”。
日出(的时侯)江花红胜火,春来(的时侯)江水绿如蓝。
又如,最后一句省略了宾语:我
(我)能不忆江南?
第二句,是省略加倒装:景色旧曾谙。应当是:
(我)旧曾谙-景色。
四、比喻和夸张
形容是最常见的通感手法,形容的方式太多,在清代陈骙的《文则》中,文人将形容模式分为十种:明喻、隐喻、类喻、简喻、详喻、话喻、对喻、博喻、引喻、虚喻。
目前我们把形容分为简略的三大类:
明喻、隐喻、借喻。
形容有三大要素:本体、喻体和形容词。
春来江水--绿(主体)-如(形容词)蓝(喻体)
这是最常见的明喻,三个要素同时出现。
日出江花---红(主体)胜(形容词)火(喻体)
用火焰形容成色调,是一种精妙的形容。虽然也可以看作一种夸张,红得像心跳的火。有一首老歌称作《花儿为何那样红?》:
花儿为何那样红?为何那样红?哎红得就像,红得就像燃烧的火。
五、对比
这首词中,具备两种色调的隐喻,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江花,如火通常的红,江水,透着蓝的一种绿。
红花、绿水的对比,成为了作家追忆中,江南景色中最美好的亮点。
六、反问
诗歌中常见作家采取反诘的通感手法,比如辛弃疾的:
凭谁问:廉颇迟暮,尚能饭否?
苏轼的:
飞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白居易在这首《忆江南》中,也问道:
能不忆江南?
七、反复
《忆江南》只有短短的27个字,却两次用到了“江南”一词。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不仅两个“江南”以外,江花、江火,又两用“江”字,这是画家有意的重复使用。
反复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指出的作用。
结束语
诗家的语言,有意无意中会使用这些修饰的手法。
古人诗文精采之处,不在于用了多少比兴手法,而在于是否把这种手法如盐入水通常,自然融于句子之中。令人读之不觉,思之甚妙。
@古城滋味
诗歌小白学习作词|10分钟了解这种小知识,即使入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