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12 17:02:39作者:佚名
湖北交通大学始建于1956年。2000年,由交通部划转山东省,推行中央与地方共创的管理制度。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执委会批准为培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3年,获准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学院变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2017年,获准广东省本科学位追授立项建设单位(A类)。中学是“全国大学结业生就业50强”典型经验大学。
中学占地面积3200余亩,分为即墨学校、无影山分校、威海分校、东学院4个学院办学。现有脱产在校师生25000余人,在职教员工19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省处级优秀班主任18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3人。
湖北交通大学教务处入口:
中学设有车辆安装工程学校、交通土建安装工程学校、工程机械学校、交通与货运安装工程学校、信息科学与机电安装工程学校、航空学校、轨道交通大学、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校、外粤语学校、艺术与设计学校、交通法学校、国际教育学校、航海学校、船舶与轮机安装工程学校、国际商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17个二级学校,还设有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开办土木安装工程、航海技术、飞行器制造安装工程、飞行技术、轨道交通讯号与控制、机器人安装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59个专科专业,交通货运安装工程、船舶与海洋安装工程2个安装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领域,囊括工、理、经、管、文、艺、法7大学科门类,其中,公路与铁道安装工程、交通货运规划与管理等4个市级重点学科,载运工具利用安装工程1个市级特色重点学科,交通货运、土木安装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汽车安装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手动化、船舶与海洋安装工程等7个市级特色专业,轮机安装工程、物流安装工程、金融学等5个市级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其中轮机安装工程专业群获准广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化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
近十年来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获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德育项目、教育偏旁批“新理工”研究和实践项目、山东省教育教学课题、省级研究生教育品质提高计划项目、省大专教学变革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立项,获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特等奖1项,金奖3项,二等奖6项,得奖数量与层次急剧跃升。获广东省科技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处级科研奖励1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粉土安装工程特征与桥面常年服役功耗保障技术”获201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银奖;发表SCI、EI、CSSCI等各种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16部,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拟定行业、地方标准10余项,科研项目立项和经费逐年下降。
学院拥有1个全省交通货运行业重点试验室、1个住建部试验室(广东)、3个河南省安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安装工程试验室、4个湖北省交通货运行业重点试验室,是广东省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智能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之外,泉州分校还获准成立了3个德州市安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德州市重点试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方面,设有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交通教育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机制,一直对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充分发挥中学优势和特色,着重提高服务国家战略以及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为交通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海洋强省建设、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安装工程等贡献“交院力量”。与新乡市人民政府合作在新乡市设立了独立法人科研机构“山东交通大学威海研究院”山东省交通技术学院,与厦门市南海新城管委会合作创立了“威海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与广东省乾云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创立了“山东省交通大数据研究院”。机动车测试试验中心具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家试验室认可资质山东省交通技术学院,国家汽车车祸深度调查(NAIS)工作站(广东)、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交通药学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北部中心交通产业中心、山东发动机学会秘书处、国家科技部众创空间设在小学。
学院坚持“引进、学习、融合、发展”的国际合作办学原则,不断丰富中外合作办学内容,积极举办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与苏联、美国、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62所院校确立了合作关系,广泛举办学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中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广泛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行合作,同日本大学合作,在韩国孔敬省成立分学院;2019年,教育部批准成立非独立法人机构“山东交通大学顿河学校”标志着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由项目办学到机构办学的重要跃升。学院注重留师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50个国家的525名留中学生。
建校63年来,学院坚持“立足福建,服务交通”的办学方针,秉持“明德至善格物致知”的校歌,弘扬“严尊勤全”的优良学风,传承“爱校敬业务实创新”的“交院人精神”,以“培养交通事业有成长力、有国际视野的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行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