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2 15:10:20作者:佚名
傅岳良是杭州中生代名厨,是杭州楚香餐饮公司总裁、执行董事,师从名厨董顺祥,曾任凯悦华东区中餐顾问、杭州凯悦酒店行政副总厨,现兼任外婆家二迁副总经理。他以一贯的匠心、扎实的功底、敏锐的创新,创造出要求极高的产品。傅岳良接受了味觉大师创始人钟宁的专访,访谈实录如下:
采访记录
钟宁:您什么时候开始学做饭的?
付岳良:17岁初中毕业后,我就到了淳安的一所技校,这所学校比较出名,有12年的办学经验。一开始学的是烹饪化工原料加工、刀工、雕刻基本技法、面点知识等理论知识。大四下半年就开始实习了,第一次去学习是在安徽屯溪的新安江大酒店。
我对那个地方记忆最深,一个姓王的厨师是当时徽菜的大师,日本人来采访他的时候,非常隆重,那时候觉得做厨师是多么的受人尊敬厨师技校哪家好,他为日本人做了一道臭鳜鱼,赢得了全日本人的赞誉,对于我们这些刚学会做饭的人来说,这就像是种下了对这个职业的荣誉感。
钟宁:您技校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哪里?
傅岳良: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临安饭店,坚持了六年,最后当上了主厨。六年后,我承包了厨房,当时很抢手,我以3.5万元的价格承包了下来。然后半年后,我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职业和生活,就把厨房交给了我的副手李雷,绰号桃花。他现在是柏悦宴会厅的主厨。
后来我一个人去了上海的知味观,在那里呆了三年。有一年,知味观在上海开了一家分店,叫西湖畔,我就晋升为主厨。我当了一年主厨之后,我们师傅在河坊街开了一家自己的店,叫1913味斋,我当了味斋的主厨大概九个月。
钟宁:您在味斋当主厨九个月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傅岳良:我到那里工作了九个月后,被凯悦的人找到。凯悦开业的时候,他们在杭州招厨师,他们尝了味斋的菜,觉得菜很有创意。后来凯悦的人找到我,让我见见他们,给了我一张名片。当时我觉得他们就是一群外国人,跟我不太熟。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凯悦集团的总裁,当时还有周鸿祎。我们只是交换了名片,什么也没说。
钟宁:当时您已经是一家社会餐厅的年轻有为的厨师,突然有一群外国人请您做酒店餐饮,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傅岳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活跃的人,味斋在创新的过程中,就已经在知味馆有了一定的影响。我觉得当时的菜品在餐饮服务公司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我一直都在这个体制里,其实我也想出去看看。但是酒店其实对我来说很模糊,因为作为当时社会餐厅的厨师,酒店是培养不出好厨师的。我就想去试试,因为看到那些外国人递给我名片的感觉,那种知识,那种感觉,对我有点吸引力,就觉得我想多学点东西。
我决定去的真正原因是欧阳杰(欧阳庆龙)。上次试菜的时候,欧阳杰问我下午三点能不能聊聊。我说可以,然后我就去了Hyatt。以前HR面试的时候,我肯定没坐得那么直,肯定是歪的。那天我坐得很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个小学生。欧阳杰说:“看你的坐姿,就知道你有潜力。”
然后他问我以后想当一个什么样的厨师,想做什么。我告诉他我想当一个什么样的厨师,厨师将来会怎么发展。我觉得对于一个厨师来说,不只是赚钱然后喝酒或者做点别的。厨师应该有一个可持续的职业,你可以学到更多,投入更多。我觉得中国厨师将来应该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然后欧阳跟我说,我可以给你这样的未来,请给我三天时间。
钟宁:那三天你都做了什么呢?
傅岳良:欧阳让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看了三天工作。第一次上班,两点钟的时候他给我吃了一个汉堡,汉堡很大,我吃不完一半就想放下。他给我讲了一个他妈妈的故事,说我们要珍惜粮食,要对粮食怀有敬畏之心,不能浪费粮食。然后我就强迫自己把汉堡吃完,连晚饭都没吃。
其实那天他早上8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收工,中间没有一点空闲时间。但我看到他很忙碌,也很充实,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厨师和厨房。我第一次觉得厨房和厨师原来可以这样,和餐厅里的厨房和厨师不一样。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厨师做完晚饭后,还要总结自己的工作,写邮件,做报告,把第二天的计划都安排好。我看到他电脑里有一个Excel表格,上面写满了一个月的日程安排。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厨师这种职业。
我觉得那才是我想去的地方。回去之后,我跟师父谈了,我记得他跟我谈了一天一夜,最后我跟他说,我一个人去海悦,队员们都留下来。但我师父对我还是很好的,说去海悦学习没问题,你需要成长。但你还是做味斋的主厨,可以兼职,我还是会给你发工资。就这样,我打了两份工,去了海悦。
钟宁:作为一名有社会餐饮背景的厨师,加入凯悦酒店体系之后,您的起步还顺利吗?
傅岳良:不顺利,非常不顺利。我刚到酒店的时候,只是一个技术型人才,心思全在做菜上,眼里只有菜,追求极致。其实对于酒店来说,需要技术型人才,更重要的是管理型人才,而这正是我的短板。
我去酒店的时候,幸亏有Peter Zhou帮忙,因为我没带人,把知味观落入社会的人都招了过来。人力资源部不希望我招这么多人,他们认为如果这么多人都是傅岳良的人,那会很危险,厨房会被他控制,厨房的人进不来。
当时距离开业不到一个月,人力资源部还是不肯招厨师,后来 Peter Zhou 跟他说,到底是招文员还是招厨师,如果开不开,那他肯定有问题,跟人力资源部吵了一架,最后没办法,只好把我找的人都放进来了。当时我找的人都听我的,毕竟都是我找来的。
钟宁:您去了凯悦之后,发现酒店餐饮的厨师和您之前熟悉的社会餐饮的厨师,在工作习惯上有什么不同吗?
傅岳良:有区别。其实我记得有一次总经理宴请的时候,一个厨师把一锅汤给搞坏了。汤很重要,我第一次宴请这么重要的宴会,汤就被搞坏了。我当时很生气。我觉得我跟你解释过很多遍了,你为什么就把汤给搞坏了?那天宴请结束之后,我把所有兄弟都召集开会,让他马上走人。在社餐厅,我是老板,是主厨,我叫谁走,谁就走。但是我叫他走,他不走,他就到人力资源部投诉我。我很惊讶你敢投诉我。人力资源部跟我说,“傅师傅,在员工方面,和你的岗位,你们就是分工不同。”第一个问题,你培训过他吗?我说培训过。有培训记录吗?现在我很茫然,没有,对方也没有签字。 第二个问题是,他犯错后你跟他谈过吗?有记录吗?我没有。
这时候我就发现问题了,其实我和他分工不一样,我并没有权利杀了他。主厨只是不同的岗位,你要对员工进行一些培训和指导,甚至有负责人的要求。所以这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社会餐厅和酒店真正的区别。酒店要有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不是你说了算。而在社会餐厅,我说了算,因为工资也是我发的,我相当于老板。从那一刻起,我对主厨这个岗位有了新的认识。
钟宁:在湖滨二十八工作六年多,您觉得自己与六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傅岳良:应该说在酒店工作之后,我学会了如何安排和管理时间,因为在社会餐厅,很多时候是没有时间规划的。在酒店,你需要有一个清单,需要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比如今天有 VIP 客人,或者今天要给 VIP 做什么样的菜,或者今天下午有培训,你都要详细记录下来。这是 Peter Zhou 教我的,他每天都有一个清单。所以我在工作习惯和时间、任务安排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钟宁:您在湖畔28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从一名社会餐饮大厨成长为凯悦集团厨房体系的核心,当时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傅岳良:经验和培训。培训对我来说当时很重要。我们去看餐厅的时候,会看餐厅的风格、基调,然后我和欧阳决定要搭配什么样的菜品,才能符合餐厅的个性和市场契合度。比如我们去印度新德里,印度人喜欢吃咖喱,咖喱比较辣,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川菜。这时候,我们要和他一起去找一个川菜大厨,试菜,试好之后,再调整成凯悦的风格。
当时我几乎是亚太区中餐的主厨,其实是欧阳的助手,手下的很多厨师我都不认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团队培养到符合凯悦的要求,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从来没有带过人,所以所有的问题都要我一个人解决。我主要做浙江菜,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吸收川菜的要求,并调整到我们想要的方向。
不断尝试,不断磨练。他们先做,我在旁边看,等我明白了,我就把流程分解。因为社会餐厅的厨师大多很少知道品控。一道菜的流程其实有几个关键点,其实抓住关键点就够了。比如我看过他的菜之后,会把菜全部拆开,重新组装,重新包装。那是我凯悦的东西。欧阳问他想要什么,我就负责拆开重新组装,达到他想要的方向,又能保留菜的原味。
钟宁:欧阳庆龙去了北京柏悦酒店之后,您做了什么选择?
傅岳良:他走之后最大的挑战,就是上海酒店的开业,我直接面对,这让事情雪上加霜。我最后明白了欧阳的不容易,但后来我发现,他也喜欢我。其实有一个观念,就是在国际酒店中国人不受青睐,特别难。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拿到跟白人一样的收入,甚至可能还得不到青睐,他们会觉得有些委屈,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当时Peter Zhou也走了,我那时候很不成熟,新来的总经理给我改了很多东西,然后说 28这个那个的不好,我觉得他不理解,就因为自己倔强而生气,然后就跟他争论起来。
正好吴国平当时跟我谈了快一年,一直叫我去他那边看看,我就去了。去了之后,酒店对我很好,我放了六个月的无薪假,随时可以回酒店,酒店还是给我交了所有的养老保险。半年后,中国区HR总监打电话让我回去,开价4万月薪,我还是没回去。我觉得在酒店的工作结束了,觉得可以尝试自己开餐厅,或者做一些创业行为,做新的尝试。所以每次培训厨师的时候,我总会说,厨师首先要不要自暴自弃。一切尊严不是别人给你的,都要自己去争取。
钟宁:当时外婆家在杭州已经很成功了,您去的时候担任什么职务?
傅岳良:当时我的头衔是二动总经理。我问吴总,我该向谁汇报?他停顿了几秒说:“我向你汇报。”我说:“好,我明白了。”然后我问他:“你想让我做什么?我能帮你什么?”他说,一来你在酒店,二来觉得你对厨房设计、流程优化有一些理念。三来你有一些国际化视野,可以帮助厨房的产业革命,让厨房更标准化、流程化、速度更快。当时我觉得他的需求正是我能做的,可以试试,就去了。
我觉得外婆家是我的第三次人生经历,对我以后创业、开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从厨师思维、技术思维到市场行为、市场导向的转变。其实离开外婆家真正的原因是适应不了。因为那时候我身上有太多厨师的特质,没有进入真正的运营模式,所以适应不了。
钟宁:其实你的前半生,是让人感觉非常成功、非常自豪的。那么当你自己创业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踏实的品牌呢?
傅岳良:我创业也是机缘巧合。首先我的朋友赵建是开炸虾馆的朱荣富老先生的熟人,他当时已经开馆了,我们以前一起打工。我离开外婆家,也和炸虾馆的股份有关。其实我一直都有股份,后来吴总让我退股,我不愿意。我说那是朋友的店,我来外婆家之前就买下来了,就不愿意退。后来既然是创业,我就想着可以先用这个牌子,我们一个团队一起试试,就很轻松的做了决定。
没过多久,第二家店就开业了。我进去的时候,其实是老头炸虾的分店,叫邻水隔壁,炸虾就在隔壁。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炸虾的菜品带到那儿,做一个副品牌,然后我来负责那家店。但那家店第一年只赚了 1 万元。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对产品的要求太高了,就一直打磨,可能生意不错,但就是不赚钱。
钟宁:后来您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傅岳良:后来我们不断做调整,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有些产品设计过度了。其实市场需求没那么高,更多的是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要求。他只要付四五十块钱,菜吃起来好、上菜快、热乎,他没那么多要求。我们把它弄得复杂了,后来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把菜简化了。
钟宁:当时您已经成为凯悦酒店集团整个亚太区的中餐总厨,当您自己开一家老头炒虾这样的餐厅时,面对这样的客源和厨房,会不会有一种失落感?
傅岳良:心里感觉很失望。但就是因为这种失望,我就一直想把这道菜做得更好。但另一方面,你又没有利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其实老头炸虾真正的扩张,是因为它的品牌本身有潜力。那个时期正好是大众餐饮兴起,品牌本身有潜力,所以我们就把它标准化了。所以每次别人问我,老头炸虾做得好不好,是你做的吗?我说不是,我在老头炸虾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它标准化、规范化、加工化,让它适合连锁经营。
那时候我们对中国餐饮市场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是觉得必须要做强做大。当时外婆家、白鹭、绿茶、老头炸虾也算是四大品牌之一。那时候我年轻无知,虽然已经30多岁了,但是一直想着把它做大。后来扩张的过程其实带来的是品牌势能的更多贬值,因为有可能你这样的10万人,几家店还能养活你。当你开得越来越大的时候,整个餐厅还没有注入新鲜的血液,其实餐厅势能就在减弱,餐厅的客流量在减少。这时候我们就想到要创立子品牌,我们创立了大概5个新品牌,但是最后全部灰飞烟灭了。
钟宁:老头炸虾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傅岳良:我们遇到的真正挑战是团队的发展跟不上品牌的发展。我们想得太简单了,认为照搬、复制没有那么简单。真正的是团队壮大了,然后你才能让品牌壮大。这是人的问题。我们当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品牌扩张太多了,我们一年开了十家店,发现产品质量完全不受我们控制了。然后我们就停下来,建立培训体系,去理解怎么培训,如何真正建立中餐的培训体系。这是我后来慢慢开始明白的。
钟宁:扩张的过程特别成功,这段时间团队发生了哪些变化?
傅岳良:这其实也是炸虾发展过程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教训。我们当时的想法是让更多的人赚钱,也确实有一小部分人先赚到了钱。但他们拿到钱之后,就选择不再从事这个行业了厨师技校哪家好,或者只是把它当成一份赚钱谋生的工作。等到他们财务自由、时间自由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放弃这个行业,退出。
当时我们团队是分裂的,三年前我徒弟带着一批人走了,他走了之后创立了一个品牌,他创立品牌的初衷是为了赚钱,但是现在一般不是了。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在扩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对餐饮行业的理解。从内心深处来讲,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行业的?这个行业是不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它是你生命中重要的工作吗?如果作为企业,你不把这种职业意识、价值观、精神植入到你的团队中,最后团队肯定会分裂的。
钟宁:您是如何完成从社会餐饮公司主厨,到有管理经验的管理团队厨师,最后创立自己品牌的企业主的转变的?
傅岳良:先改变自己。当时我觉得团队离开的原因一定是我身上有问题。后来我什么都学了,从领导力学习到身心灵课程,还有国学。我自己的改变是最大的。当我意识到这个时刻,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下来。不是别人在推着你往前走,不是别人怎么样,而是你内心深处网校头条,可能在乎行业对你的看法,同行的看法,甚至公司人的看法。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所以你要不断变强,不断去应对这些事情。当你安定下来,你会发现,和你价值观一样的人会留下来。总会有和你不一样的人,也总会有和你一样的人。这时候你只需要接受,保持心态就好。
钟宁:现在各地餐饮企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学好厨艺,您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傅岳良:我觉得这个行业的认可很重要,他们为什么要学厨师?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心目中有没有厨师的榜样?他们一生中有没有值得追求的目标?我觉得首先应该树立一个标杆,我会带他们看小野二郎和一些《烹饪新人》,然后看各种服务比赛、烹饪比赛,让他们明白厨师原来可以这样,厨师原来可以这么受人尊敬,厨师原来可以这么光荣。
钟宁:如果一个年轻的厨师对你说:“老板,我真的想快点赚大钱”,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傅岳良:很简单的问题,跟他说实话,你想赚大钱,没问题。公司有很多平台,你都可以做。这个岗位多少钱?那个岗位多少钱?翻过来问他这个岗位的要求是什么。你星期天也可以做内部小时工,我也会给你15小时工资,我不会拦着你,也不会给你做任何思想工作,我会给你明码标价。每个岗位都有它的价格,你只要学会这个就行了。当然我们有炒锅、虾炉、炸炉、汤炉,每个炉子做出来的成品不一样,每个炉子的水平也不一样。你学完一个炉子之后,你对那个炉子掌握的越多,你的工资就越高。这始终由你自己决定。
钟宁:在连锁餐厅这种周转率比较快的情况下,您坚持要实现本地化氛围的原因是什么?
傅岳良:炸虾这个品牌本身就已经有这个属性了,那个菜基本都是生煎。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是酒店式样太复杂不够快,第二成本太高,没办法给人留下一个记忆。对于我们这样的餐厅来说,留下记忆是最重要的,因为视觉和听觉上,你不一定能记得小时候的,但是你可能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所以我们会强调味觉记忆。因为让你回来餐厅的,不是你看到的东西,不是你听到的东西,而是你偶尔的回忆和想吃的那一口,这一部分我们一直在坚持。
钟宁:您觉得未来中国食品的年轻消费者会拥有什么?
傅岳良:我个人觉得未来中餐的消费会往两个方向走。一个是快速时尚化,这类餐厅的产品可能会标准化、规范化,可能更注重整体的消费模式、体验服务。因为随着整个供应链的成熟,整个第三方加工也会成熟,很多东西就不再需要厨师了。可能很多东西只要稍微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做好。这时候就会变成相对同质化的餐厅。
另外一个方向是往创意上走,创意可能技术堡垒更高,创新价值更大。它的价值来自于与众不同,来自于个性,来自于创作者的腔调。这个可能就是往高端走,就像国外一样。真正的米其林餐厅的老板是主厨,关键是他是一个开拓者,是一个不断创新,让人期待的人。我觉得可能往这两个方向走。
钟宁:您觉得未来除了像您这样的专业厨师,餐饮行业还会出现一些新生力量吗?
傅岳良:对,年轻人。我曾经跟我儿子谈过这个话题,我说你们这一代人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这一代人是为了生存,必须学一门手艺才能生存下去。你们这一代人有更多的空间去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未来从事餐饮行业的这一代人,一定是真正热爱餐饮,想要从事餐饮行业,才进入餐饮行业的。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这些人可能给餐饮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因为他们没有把餐饮行业变成一个简单的赚钱职业,他们做这个是因为热爱。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做厨师了,但并不代表大家都不做这个行业。我有很多朋友,因为喜欢这个行业,就让儿子学做饭。我想未来餐饮行业会有更多的人是因为热爱而进入这个行业,因为他们的选择更多了。
钟宁:那么您觉得未来餐饮行业会发生哪些变化?
傅岳良:未来会有大集团进入餐饮行业,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有前景的行业,老餐饮人不一定能守住所谓的真谛。因为智能化时代来了,那些背靠背容易复制的餐厅会被取代,肯定会被取代。最后真正做技术的人可能会开出有个性的餐厅,这是时代的一个趋势。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房租、材料等成本都会增加。像我们这样的餐厅,对未来很担心。首先就是人工成本。如果按照国外的工资翻倍,其实很多都没什么利润,肯定会被第三方加工同化。随着现在智能化的发展,产业的提升,未来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
钟宁:您如何看待中国菜的创新?
傅岳良:我觉得中国食品创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市场导向、客户导向。这个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讲的,现在技术是服务对象,我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个就是市场导向、客户导向的创新,这个是对的。
另一方面,我觉得另外一种创新,是靠你引领的创新。时机可能还没到,但你先走了。创新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个概念是我在湖滨二八的时候得来的。当时我们做的杭州菜其实是领先的,但整整两年都没有生意,两年之后才真正被市场接受。你要享受这个,你要有耐心,你要能等,你要能忍受那一刻的孤独,这种孤独是很难受的。
钟宁:您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傅岳良:其实我觉得经营餐厅是一件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我就是想把那种情感表达出来。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厨师,我可能不擅长说话,但我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注入到产品里。你做出一个产品你会很开心,当客人吃完得到认可的时候,你会觉得我这一天存在,我是有价值的。可能得不到认可,但是没关系,因为你定了你自己的目标,你觉得这个菜品可以改进,可以做得更好。我觉得就这么简单,但是我不会再被所谓的经营数据,所谓的市场,所谓的利润所束缚。
钟宁:您怎么看待人与食物的关系?
傅岳良:我觉得美食的美味有时候是无法复制的。为什么一定要先吃过东西再去品尝呢?因为当你饿的时候,什么都好吃。当你吃饱的时候,什么都好吃。我觉得和谁一起吃,在什么地方吃,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我觉得食物和人之间,食物和人之间,生产者和他的产品之间,都有情感的交流。通过吃饭,一群人聚在一起,食物也是一个媒介,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食物是情感交流的载体,也是一个流动的方向。
钟宁:您怎么看待厨师和食客之间的关系?
FU :我认为厨师和食客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厨师,而厨师的餐厅和他的享受的乐趣。我认为这种交流是通过食物传达的。
郑宁:如果您要总结食客和厨师之间的关系,您只用两个词提到,那会是什么?
FU :如果您遇到他,您可能会在您的一生中再次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