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7 09:18:55作者:佚名
提西林比
宋代:苏轼
横视,侧似岭峰,远近高低不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这座山中。
翻译
庐山的山峦起伏,山峰巍峨,从正面看,从侧面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都有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
评论
西林寺壁碑记:写在西林寺壁上。 西林寺位于庐山西麓。 标题:书写,铭文。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水平视图:从正面看。 庐山始终是南北走向,所以横向看,就是从东向西看。
侧:侧面。
每个都是不同的:每个都是不同的。
不知:无法识别或辨别。
庐山真貌: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和形状。
命运:因为; 由于。
此山:此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今江西省境内)。 这首诗刻在寺庙的墙壁上。
欣赏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山水诗横看成岭侧成峰写的是哪座山,也是一首哲理诗。 对庐山风景的描写中蕴含着哲理。
“横向看去,像脊,侧面像峰,由近到远,高低不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游客从远、近、高、不同地点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面貌横看成岭侧成峰写的是哪座山,会得到不同的感受。 有时你会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峦,有时你会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 这两句话概括、形象地描述了庐山千变万化的景色。
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 他们在场景中推理,谈论着山里旅行的经历。 我们之所以无法辨认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身处庐山,我们的视野受到了庐山峰峦的限制。 我们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沟。 这只是部分的。 这必然是片面的。 这两句精彩的句子将整个意境带出来,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反思经历、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踏遍山河得出的理性认识。 这是你到山里旅行所看到的,也是你观察世事时所看到的。 这两首诗内涵丰富。 它们启迪人们懂得一种待人处事的哲学——由于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会片面;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和全局,必须超越狭隘的范围,摆脱主观偏见。
一首小诗,引起人们无尽的回味和深思。 因此,《题西林壁》既是诗人对庐山奇观雄伟的赞叹,也是苏轼以哲学家的视角对由此衍生的真理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这首诗除了优美的山谷、山峰形象给人以美感外,还蕴含着启迪人们心灵的深刻哲理。 因此,这首小诗显得格外含蓄、深远,让人读不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又是政治经历。 苏轼自入仕以来,就一直卷入新旧法律之争。 他的政治倾向更接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领导的新法。 但他并不极端,主张吸收新法的合理要素,主张注重实施策略。 然而,他并没有得到旧党的容忍。 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作是扑朔迷离的政局。 新旧两派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 事实上,人们都被卷入了局势和历史的长河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当局的困境。 他们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并得出适当的结论。
如果说宋代以前的诗歌传统以抒情抒情为特点,那么到了宋代,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说理说理为特点的新诗风。 这种诗体是宋人继唐诗之后开辟的一条新路。 用苏轼的话说,就是“在法中创出新意,在奔放中表达妙理”。 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言浅而意深,体现以物论理,传达一种淡然的味道。 《刻在斯林墙上》真是一首好诗。
创作背景
公元1084年(元丰神宗七年)五月,苏轼从黄州被贬为汝州团联副使。 到汝州时,途经九江,与友人沉僚游览庐山。 壮丽的山河引发了伟大的思想英语作文,于是他写下了几首游庐山的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他在诗词、书法、绘画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他的文笔奔放、清晰、流畅。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歌清新雄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力独特。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他开办豪放学派,对后世影响巨大。 与辛弃疾并称苏信。 擅长行书、楷书。 他可以创造自己的想法。 他的笔力丰富,跌宕起伏,有一种纯真的味道。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 四派画学与文学相同,主张绘画精神相通,提倡“士人画”。 着有《苏东坡全集》、《苏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