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2 15:13:26作者:佚名
一、中西方文化不同的生长基点
讨论中西文化差别,必须首先要清除中西方文化的生长基点。学者钱穆强调:“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症结,最先还是因为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形式。再由生活形式影响到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发始于淮河、长江流域。充裕的水资源、内陆式格局、温和的气候蕴育了中国农耕式经济模式。西方文化发始于古埃及地区。地处法国北部的西班牙半岛,三面环水,海岸线有3000多英里,岛屿星罗棋布,成就了发达的渔业和海洋贸易。这也应和了列宁说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随在经济前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因此,农耕经济模式和海洋贸易模式是浇铸出中西文化差别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点。其次,在精神层面,自春秋晚期,孔子成立儒家学派,到东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法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深刻打造出了中国人集体共有的国民性格和思维模式。西方文化的另外一个源头是希伯来宗教(犹太—基督教)。肇源于犹太教的基督教,公元392年,被罗马臣子定为国教。自此,在历时千年的中世纪,基督教发挥着统一意大利的巨大力量。基督教的思想植根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可以说中美文化差异,道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是浇铸出中西方文化差别的另一个重要基点。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从秦汉之后产生的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伦理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产生的以基督教思想为主体地位的宗教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别
由上述两个基点造成了中西方文化间在价值观、哲学、宗教、文学等各方面的差别。
(一)中西道德价值观的差别
通常来讲,社会实践、符号、语言属于显性文化,信仰、价值观、标准属于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关系可用冰山理论来解释,冰山漏出海平面的部份属于显性文化,在海平面以下的部份属于隐性文化。后者是可见的,而前者是不可见的是赋于后者之中的,在研究中西文化差别时,首先要认清楚海面以下的部份,由于这一部份是冰山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含的种类繁杂,而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道德价值观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又尤为重要。中西涉及人际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差别主要有以下两点:集体本位和个人本位。中国文化的价值指向是集体主义,中国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核心就是“仁”的道德思想。《论语?颜渊篇》:“仁者老婆。”《礼记?中庸》:“仁者人也。”《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妻子也”,实质就是提倡以人为本,关怀别人,营造良好的人伦关系的一种集体道德价值观。在中国的农耕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族为单位,传统的中国家庭是四世同堂,在这些你们庭中,长幼贵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观念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推而广之,家庭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国家的道理和家庭的道理也是一样,讲求君君臣臣父兄妹子。封建的等级制度就在集体主义观念中蕴育出现了。
在传统中国社会,从农耕经济模式到儒学仁爱和集体主义观念形成,再到等级制度出现,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而西方文化的价值指向则是个人主义。西方最早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模式是海洋贸易,这些商业经营模式是盈利性生产方法,注定必须损人利己,具有鲜明的利己主义价值取向。商业活动的流动性又很强,离乡背井,妻离子散是司空见惯的事。如白居易所言: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修水买茶去。为此,商业社会的家庭关系不可能像农业社会一样盘根错节,只能以夫妻孙辈为中心,也即核心家庭。商业文明的道德,也即以个人本位为标志。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高扬个人主义的旗帜,以反对中世纪确立的神本位思想,激起人们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注重。平等观念也从个人主义中衍生下来了。西方文化的另一基点基督教声称,人人在上帝面前,生而平等。平等的理念在西方人中的确是深入人心。在西方社会,从海洋贸易模式到个人主义观念和基督教平等精神的确立,也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义务本位和权力本位。中国道德观主张义务本位,西方道德观主张权力本位。在日常的人伦关系中,蕴涵着各类特殊的义务观念,礼运有十义: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兄妹、兄弟、夫妇、君臣,有相对之关系,故有相当义务,是谓义务本位。
西方人重权力观,天赋人权之说,远在法国斯多葛学派便开始萌芽。“到罗马帝国时期,西塞罗更把它弘扬中信。到了近代,日本的弥尔顿和洛克,美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日本的杰斐逊,都以倡导人权见称。”1688年日本人权宣言、1775印度独立宣言、1789年美国人权宣言,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维护人权,政府有保障维护人权的责任。权力的观念在西方人中渐渐深入人心。
(二)中西哲学思维形式的差别
中西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索,典型的反映出中西哲学思维形式的差别,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别。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论和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论是中西哲学观的基本思维方法。天人合一最早由庄子论述,后被东汉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哲学思想体系,由此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就是把自我吞没在广袤的宇宙中,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儒家和道教都主张无我。老庄《逍遥游》说:至人无己。意即具有最高的道德标准的人是无我。儒学的仁德思想就是无我,这是最高的思想境界。而在西方,早在古埃及时期,德菲尔神庙上就书法着“认识自我”,西方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也说:我自知无知。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从开始就展现个人的主体地位,注重考量、考查个人。在文艺复兴曾经,黑暗的中世纪是神权统治一切,在现实世界是教会主宰一切,到文艺复兴时期把神权,教会。人文主义者把眼神聚焦在人的高贵和卓越之处。西方近代哲学创始人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他明晰提出主客二分思想,我是主体,其他是客体,主体必须去认识客体,认识规律,为我服务,这些哲学思想也必然造成自然科学发展,自然科学的本质就是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以求把握并驾驭自然。而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主客不分,不指出人如何统治自然,也必然造成自然科学的落后。
这两种相异的哲学思维方法造成中西方的自我观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观是普遍性压制个性,而西方传统文化的自我观是个性突出于普遍性之上。日本学者赛尔()给自我下的定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就是一个按照理智能自由行动、自由思想的行动者。但凡自我都有独到性或个性。自我又离不开社会性。每一个自我是宇宙普遍联系的交叉点,世界上的事情是各类力量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一个网路,这种网路有各个交叉点,交叉点形式不一样,每位人都不一样。个性是网路普遍性的交叉点。“我”的两个方面,奇特性和普遍性紧密相连。北学院者朱滢在《文化与自我》一书中,把中国人的自我观称为互依型的自我,把西方人的自我观称为独立型的自我。中国人过分把自我禁锢在普遍性、社会性中。西方人又过分指出个人独创性。但物极必反,鸦片战争以后中美文化差异,中国学习西方科技、思想。19世纪末期思想家魏源、龚自珍、谭嗣同、梁启超、章炳麟、孙东莞等提出中国人自我观的形成。梁启超就提出要以物随我,不要以我随物,孙东莞提出精神物质二元论,就是笛卡尔心物二元论在中国的反映。发展到,提出民主、科学的标语。归结上去就是指出自我的表现。由于科学就是指出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中国哲学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主张个人灵力的人生道德哲学,西方哲学是以探索知识为中心,注重发觉自然规律的理智哲学。
(三)中西的差别
“中国宗教以现世现生的生存和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西方宗教以来世彼岸世界为现世人生价值的目标。”中华民族在道教传入之前,没有产生有组织的宗教。中国文化主体精神是道家学说,道家学派是儒教者,真正的儒学知识分子,是不信鬼神的,中国文化是儒教文化。在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中已得到清楚的抒发。《周易》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归”,圣人说的天神鬼是为了教化,不是为了信仰而讲道德,而是为了道德而把鬼神拉了下来教化百姓向善。儒学文人关注的是内在的道德灵力和现世的经世之用,而不是虚无飘渺的彼岸世界。故有“成己成物,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道家思想也讲天命,如“五十知天命”、“君子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命的观念也是主张迎合天理、天人合一、劝诫教化的目的。为此,一些中国学者如胡适、唐君毅、钱穆,觉得:中国的社会是人文的社会,道家的思想是人文思想,和宗教不相关。逮道教在唐朝传入中土,也是援儒入佛。中国人吃斋求佛,是保佑平安、富贵、多子多孙,都是现实的心愿。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却是轻看现生,注重来世。《新约》中圣保罗劝勉信徒不要惦念世上的事,而要憧憬天上的事,人世的生命都是暂时的,身旁的生命才是永久的。《旧约》中上帝也对以色列人承诺,虽然此生她们国运蹇厄,命运多舛,但只要敬奉上帝,等到世界末日终极审判之时,上帝会推动她们到一个流着奶和蜜的美好国度,而其他民族则会遭到审判。中国人的是以人为本,而西方人的是以神为本。中国的佛道两家都是主张天人合一,道家思想,注重在自身灵力,一切从自身出发,一切又以自身为归宿。他看待宇宙万象,不是物我两分,而是物己融合。道教也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外来的道教,亦从人类自身出发,仍以人类自身为归宿。西方人主张天人两分,在宗教上也有天国和人世的对立。基督教的理论构建在上帝与神之信仰上。中国人对宗教的想法,是祭祀祈愿的想法。西方人对宗教的想法,是把人生的一切都由和教会指导。可以说,道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而基督教是以神为本的宗教。是故道教只从人的头上,尤其是人的心上,说到外边万物众生与大千世界,而基督教要从天地创始上帝主宰说到万物人生。因而道教思想与儒学为近而甚得中国人信服,而基督教极易与法国哲学合流。
(四)中西文学审美风格的差别
中国文学史以散文和诗歌为中心,西方文学史以戏曲和小说为主体。这些分别也是中西相异的生产模式缔造。中国诗和诗歌多取材乡村和自然界,是农业文化之代表。西方戏剧与小说,多取材于都市,为商业文化之代表。都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冲突矛盾多。田园生活静谧恬淡,恬静清幽,安逸舒缓。中国文学审美趋于是伦理性,西方文学审美趋于是宗教性。《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是一部伦理的歌咏集。孔子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歌颂感情、劳动、友谊和各类为国为民而献身的正义行为;赞扬良知和情操,都是有严格的社会道德标准。《诗经》的这一文学传统———文学和伦理的一致深刻影响了中国全部文学史,后世评价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既是看是否彰显文学性和伦理性的调和。西方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宗教或神话,其主题多是人与神的冲突。基督徒奉为圭皋的《圣经》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影响尤其深远。诸多一流的文学作品都遭到它的直接影响。“如意大利作家但丁的《神曲》、英国作家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小说家班杨的《天路历程》、德国作家歌德的《浮士德》等都直接借用了《圣经》的情节或体裁。”莎士比亚的话剧也多处引用《圣经》的内容。
三、中西文化融合的路径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存在本质性差别的文化。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西方之间应当尊重彼此文化,求同存异。法国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我不是一个雅典公民,也不是一个法国公民,而是世界公民。他的世界观是开放的。被尼克松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人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终身旨在向西方世界述说中国故事,深信四海之内皆兄弟。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普林也是毕生寻求中西文化共融的文化使者。从苏格拉底到吉普林再到赛珍珠,她们为我们树立了中西文化交流成功的标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只有走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公路。可是这是一条艰辛的公路,须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达到中西文化共融的最终目的,我们应有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一)首先要了解中西文化历史和现况,非常重要的是须要剖析二者之间的优缺及缘由。
“离开这一点,去谈文化交流和融合,还会深陷盲目性。”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整个世界的联系愈发密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甩掉这一历史时尚而独立存在,都必须在这一历史时尚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身的发展。因而,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也不例外,只有通过深入剖析形成各类文化差别的缘由去认识各类文化的相同和差别,能够从正面的角度去理解各类文化的不同内涵和历史,从而达到文化融合与全球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共同目的。
(二)其次要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接受西方文化和打造中国文化形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西方文化交流异常频繁,西方许多节庆和风俗,如新年节、情人节等洋节在中国特别兴起。但是,据调查显示,在20—25岁之间的年青人中,有98%的人有过情人节和新年节的习惯,有87%的人有过愚人节的习惯,但只有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妻子节的习惯。且这些过西方洋节的风俗正在向中国的中老年群体漫延开来,早已深入到许多中国百姓的生活中。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人也频繁地走出国门,她们在美国趁机消费,疯狂疯抢奢华品,在公共场所小声喧嚷,不违背公共秩序,等等。上述现象表明,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时过于盲目,常常忽略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如我们中华民族留传千古的端午情人节正逐渐被人冲淡,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流行的情人节,而西方良好的道德礼仪却并没有被我们大多数人记住,正如上述所说,在中国了解西方感恩节、母亲节等的人却为数不多。为此,我们在强化中西方交流过程中,不能仅仅逗留于表层上的学习,应深入挖掘中西方文化的内涵,从正面的角度去找寻、理解、接受双方的文化实质。
(三)最后,强化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体育、艺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整体,文化的发展由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发展程度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各国的经济和政治。为此,我们不仅要强化中西方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外,还应强化中西方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以推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协调发展。而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被大量引入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眼神,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传统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常年以来被片面地理解为西方文化的导出,没有对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与足够的注重。经济的全球化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任何一种文化都避开不了遭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因而,一方面,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各类不同的优秀文化,取其真谛,从而保持中国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应掌握好机会,充分借助本国的文化资源,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传播出去,如举行各类方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强化中西方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合作等都是一些挺好的途径。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又非常浓缩,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象,它们是彰显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单位,是历史文化弘扬的基本手段,其间经历了意义的创新、过时、延伸、重复、转移等过程。全球文化建立的正确公路是中西文化互识、互敬、互补,因而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达到互相融合。现今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全球文化也呈现多样性特色,对中西文化的发展及定位思索应甩掉封闭落后的二元思维框架,从非此即彼的窠臼中迈向开放、开明,构建起和谐、共荣、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作者:黄剑戴丽华涂雨晨单位:广州学院外粤语大学四川财经学院外粤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