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24 01:18:07作者:admin2
您好,我大学本科就是社会工作专业的。
社会工作者常常被误以为是“义工”,这常常让社工们感到无奈。
简单说来,社工是为提高全民福祉(幸福感、福利等)而奋斗,为倡导社会公平、正义而努力的群体。社工多活跃于福利行业,不仅限于公益事业。主要有三大手法:社区、小组、个案。
社区工作可以简单理解为在社区里面举办的活动,实践手段多样,可能是文娱活动、可能是讲座、可能是亲子活动。主要目的(从宏观上说)是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增强彼此的联系,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或加强某些意识(健康、权益维护)等。也可以是为社区居民争取利益而付出的努力(注意:这种工作一定要召集居民的力量),例如某社区附近将被设立一个垃圾场,居民为此感到非常困扰,社工将协助或引导居民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社区权益,通过合适的途径表达心声。
小组工作可以简单理解为召集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并开展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小组成员的某些能力(增能),例如,如今热播的“爸爸去哪儿”里面的几对父子所经历的,也可以算是一个小组工作手法,参与者可以从各种挑战、比赛中学习(或相互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子女相处,增进父子女之间的感情。
个案工作可以简单理解为心理咨询、或个人福利类服务、政策咨询等。
而社工本身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需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行政”、“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价值伦理”等相关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价值伦理观、有相关理论的指导。
然而,当前中国社工行业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同时一线社工理论功底有待提升、价值伦理还未被完全“社工化”,如何摆脱“义工”的称呼,让社会对“社工”重新定位,也是需要社工们反思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