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他山之石,可以攻艺——2019中国美术学院意大利卡拉拉公共雕!

他山之石,可以攻艺——2019中国美术学院意大利卡拉拉公共雕

更新时间:2023-02-09 09:01:25作者:佚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艺术家是否需要? 答案是肯定的! 艺术家只需要提供理念,而不需要自己动手? 答案是否定的! 这次艺术实践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想我所想,做我想做,触摸坚实的石头意大利艺术大学,感受机械的振动,不愿舒适,情愿挥汗如雨,身后是雪白的山峰。

如此这些,造就了作品的珍贵。

卡拉拉是个什么地方?

卡拉拉是个什么地方?相信很多人都未曾听闻,但却都知道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闻名于世。很多年前,大卫也曾沉睡在这雪白的石山里。直到一个叫米开朗基罗的旷世奇才,将她精雕细琢,最终展示在世人面前。然而这不是这个小城市的唯一事件,多纳泰罗、贝尼尼、安东尼·卡诺瓦、罗丹等一系列大牛与她结下不解之缘。 近百年来,大批现当代雕刻艺术家依然来此寻找自己的语言,其中包括阿道夫·维尔特、康斯坦丁·布朗库西、阿尔普、亨利·摩尔、野口勇、路易莎·布尔乔亚、兰达尔·佩吉、伊格·米托拉吉、安田坎等。如此之多的艺术家,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众多优秀的雕塑作品。每年在城市及周边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艺术展,美术馆和画廊也应运而生。

卡拉拉大理石细腻高贵,她自古罗马以来就是大理石矿的优良产地。随着工业革命后的机械发展,大理石开采量超过了之前几千年的采量。作为文化与政治的见证,她也在历史兴衰中不断更换角色。从米开朗琪罗时期具象人物创作到教堂订单如圣母子像,再到为当局政权雕刻或是文物修复门楣复刻以及当今大量当代石雕创作,时代更迭,而卡拉拉大理石是贯穿历史风沙始终不变的一道白色景观。 近几十年,卡拉拉也渐渐被亚洲人所熟知。用当地人一句风趣的话概括:日本人先来到这里,然后是韩国人,现在是中国人。所以我们来到了这里学习,用大理石山的一部分做成了自己的作品,不得不说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了解大理石的第一课

教授

(米古尔·奥西里)教授,曾任教于巴勒莫学院、米兰布雷拉美院、威尼斯美院、都灵阿尔贝蒂娜美院和卡拉拉美院。他在卡拉拉美院任教期间,主要教授雕塑主课,并负责大地艺术创作课。他是一位极具创造力、兼具东西方审美的艺术家。曾于世界各地举办个展及创作公共艺术作品,多次前往韩国、日本,与亚洲有不解之缘。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从阿根廷的故乡汲取创作灵感。极具教学经验的他,尽自己的努力辅助学生完成自己的设想。

讲座中 到达卡拉拉的日子是个阳光疏朗的下午。次日一早,我们有幸聆听了 教授的讲座。跟随教授的步伐,我们了解了卡拉拉的历史,并一路欣赏了米开朗琪罗、多纳泰罗、贝尼尼、安东尼·卡诺瓦、罗丹以及众多当代雕塑家的作品。米开朗琪罗随着年龄沉淀,创作手段和作品趣味的变化蕴含了生命的张力:雄浑、深沉、粗犷、朴实,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其艺术超越时空之处体现在罗丹对其艺术的传承性。罗丹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挖掘与石头的情感以及雕塑新的哲学,将雕塑赋予人性。其之后的雕塑家阿道夫·维尔特用戏剧化的表现形式进行精神状态的再现,探讨死亡与人性;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挖掘雕塑原始语言,他纯粹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性语言成为经典;阿尔普首创了抽象生命主义,肢体有机物生命体的组合兼具生命静气与张力;亨利·摩尔、野口勇、路易莎·布尔乔亚、兰达尔·佩吉、安田坎的作品也无不带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方案交流

硬核的两周

第二次做石雕,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开始动手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面对一件作品的时候,自己的立场和外界的声音中如何取得平衡这个问题不光存在于石雕创作,一切艺术创作都要面临这样的考验。在各式各样的评价中如何有效反省又不迷失自我,如何找到坚定的方向和认同感,这些问题是在艺术道路上必然出现也必须不断思考。石雕和泥塑不同,他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犹豫只能停滞不前。这就要求我们果断和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和最终呈现的意图。当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自己实践,和老师们探讨也会有很多新的创意,这就是最后作品偶然性的体现,这种不确定的状态让人着迷。用最坚硬的材料去塑造不可名状,这是刚柔、虚实之间的对弈。

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有些步骤还有一些技术难度,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逐步完成了我们的作品。卡拉拉著名雕塑家Filin (菲林)全程陪同我们参观和学习,亲自帮我们切割,热心地将自己的专业工具借给我们,以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成果;张海军老师密切关注着我们的动向,从推敲方案到切割技巧张老师都耐心指点,也会默默关心大家的状态,及时指出安全问题;周洁甫老师和欧阳学长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 教授虽然和我们语言不通(因为他不会英语)但是借助翻译给了我们很多提点。 经常上手帮助我们,用他创作的经验为我们提供参考,知无不言,让我们感到十分感佩。 杨院长也亲自前来指导,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经过为期两周的努力和汗水意大利艺术大学,终于实现了完整的作品。

驻地展览

符方瑞作品

《Feel the 5 D》60×30×15cm

《Feel the 5 D 2》60×80×60cm 【作品简介】 我们从出生就每天看到地球上的一切,它们是有边缘,有体积而且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存在的状态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所以如果高 5维度真的存在,那么我们很难想象存在于高5维度的物体是什么样子。 就像一只生活在平面内的小蚂蚁。它永远不会知道它生活的平面外有什么。 陈海月作品

《不竭》32×16×23cm 【作品简介】 我们在卡拉拉矿山的包围下工作、生活。矿山如同神明,沉默的注视着我们的喜与悲、期待与失望、选择与踌躇。她也如同母亲,哺育、给予,不求回报。我的作品想要表达的是我对于卡拉拉矿山与人类关系的一种理解。人类取之用之,亦惜之。每一块石头都是自然为我们精心准备的珍肴,值得细细品尝。 蔡雨彤作品

《穿着希腊服饰的东方女人》《'est con gli abiti greci》50×18×20cm 【作品简介】 内敛者的恣意像出骨鱼片里未淨的刺。 妥协者的浪漫是在逼仄里开出的紙花。

《娜娜》《》17.5×5×24cm

【作品简介】 娜娜说 :“不”。

黄千千作品

《摩尔》24×25×15.5cm 【作品简介】 在每个人的第一视角中,主角永远是自己。 a认为自己是被吞咬的受害人,b认为自己是被刺伤的劣势者。根本没有谁能真正感同身受。

井钟文作品

《破旧立新》 59 × 32 × 21cm 【作品简介】 一块被风化的原石被切成两半,她们之间的关系就从无到了有,提取她的截面,放置三块新的石板,她们之间的关系就个复杂了。

《熔炉》55×27×30cm

【作品简介】

一个人处在这个繁杂的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束缚着你,你用力摆脱却依旧动弹不得。在社交中,每个人所展现出来的往往也不是完整真实的自我,所以我们更是在塑造自己的形象。

李修能作品

《圆锥1》36×19×17cm 【作品简介】 圆锥体不仅仅在体态上吸引着我,它往往用它圆润的表面尖锐地瞄准我、针对我,我想了解几何矛盾的原因,于是圆锥体带我进入矛盾的本质,在它身上包含的无解、完美、恐惧和优雅使他成为最诱人的几何体。

《圆锥2》50×36×22cm 【作品简介】 中国画中的空白是传统绘画中最真实的部分,因为虚无产生实在。在雕塑上,空白的意义甚至大于绘画,因为三维空间中更容易互动,我在雕塑上建立一个整体关系由此产生更大的空间。 比如,将“矛盾”的圆锥体中间的一部分取出。 刘艺帆作品

《潮涌》23×23×26cm 【作品简介】 向裸露的表皮外蜿蜒,路途悠长 我拾得一块顽石, 剥皮洗浸,大刀阔斧 袒露出白花花的心脏 暴露在刺目的烈日下 它寂静无声,却在微风中喃喃, 平静如针,在地层内翻涌浮动。 潘雯懿作品

《哑剧》《 Dumb show 》 40 × 11 × 19cm

【作品简介】 他们是对方最遥远的梦,最亲近的眼。他们知道对方藏着自己的灵魂。

彭馨瑶作品

《风》《 Vento 》 44 × 14.3 × 14.3cm 【作品简介】 洞是内外的连接点,进入之后是时间流速变慢的空间。 王天宇作品

1、《 》25×24×14cm 【作品简介】 略 2、《利维坦》29×26×29cm 【作品简介】 三生万物

魏凯莹作品

《瑶》21×21×21cm

【作品简介】 瑶即美玉。玉石是经过漫长的沉积,吸收各种矿物质而形成的。作品所展现的正是石头汲取养分的过程,不懈的努力生长,只为成为更好的自己。

谢小东作品

《拥》《 》 35 × 25.5 × 26cm

【作品简介】 这个世界会好吗

包装运输

有始有终,最后的打包工作也是大家一起完成,每一个步骤都是经验的积累。 参观考察

在卡拉拉的大理石山脚下我们潜心创作,在自然天地下感受生命,真切地面对作品,面对艺术和自身。这样的体验纯粹而美妙,是我们难以忘却的宝贵回忆,也将是我们从艺道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

文 / 黄莉雯、蔡雨彤 2019年9月18日

教师团队

外籍教师: 教授、周洁甫(卡拉拉美术学院) 中方教师:杨奇瑞、张海军(中国美术学院)

友情指导:Filin (意大利著名雕塑家)

翻译:黄莉雯(布雷拉美术学院)

助教:欧阳乾俊(卡拉拉美术学院)

审核:张海军

为您推荐

加载中...